社情民意:建议打击职业行乞 |
文章来源: 农工党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17-02-20 浏览:3119 次 |
近年来,阜城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然而城市乞丐数量却不减反增。有的用纠缠、胁迫的方式行乞;有的以文明、令人愉悦的方式赢得别人乐于相助;还有的一手摇着破薄扇,一手打着快板,到店家门口边跳边唱……“不劳而多获”的现象使得不少乞丐转为职业化;不少有能力自力更生的青壮年也瞅准这一“商机”加入行乞队伍,或装病、或扮贫,或利用工具制造假象、或带着幼童博取同情,全靠欺骗获取财物;更有部分乞丐抱团行动,在马路上拦截婚庆车队,不得到满意的钱数不放行,导致道路阻塞、交通瘫痪。这些职业乞丐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骗取、强要人们的钱财,大大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并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难怪工薪阶层诉苦,“辛辛苦苦上班还不如乞丐赚得多”。“帮不了、劝不走、管不住、治不了”,对于职业乞讨者,似乎陷入到了治理盲区中,很难扼住他们贪婪的双手。对此现象,建议多管齐下,刹住职业行乞的不良风气。 一、完善相关法规。就目前而言,对于职业乞讨者的法律规定,只是局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以及《刑法》第262条规定。但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于乞讨的处罚明显过轻,不能威慑职业乞讨者。而《刑法》中的规定,只是针对”组织乞讨行为“,对于职业乞讨者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法律层面的无力和空白,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职业乞讨行为的泛滥,怂恿了乞讨现象的滋生。 二、加强日常监管。参照社区矫正的模式,在对部分职业乞丐进行依法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求其定期到司法、公安部门报到,对其日常生活实施一定程度的监管,防止“重操旧业”;组织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义务劳动,与他人加强沟通,促进其观念转变。 三、强化思想教育。对职业乞丐进行心理矫正,向其传输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帮助其重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劝导其通过正当劳动获取所需。为普通群众提供辨别乞丐真伪的有效方法,宣传普及职业行乞的不良影响,呼吁市民积极提供线索,并劝导、协助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站接受帮助。(农工党阜阳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