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言献策

民革阜阳市委会建议: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
文章来源: 民革阜阳市委会 发布时间:2017-04-27 浏览:4569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既是我市推进以人为本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建设领域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迅猛,各地纷纷制定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寻求建筑产业现代化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发企业也感觉传统建筑业难以为继,但又囿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成本、技术、人才等障碍而进退维谷。

        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庞杂,耗资巨大,既不能盲目发展,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又不能畏手畏脚,错过实现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的窗口期。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实现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良性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针对各地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加强分层级、分阶段指导,避免一哄而上,过度追求预制率。保证需求和供给两侧适度匹配,将建筑产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政府投资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共设施、轨道交通、城市综合管廊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中逐步全面采用产业化方式建设,并积极引导酒店、商业步行街等商业建筑应用产业化技术,同时加强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安全性、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宣传,增加社会认知度。

        二是完善建筑产业全寿命周期管理。推进建筑产品生产的全寿命期集成化、标准化、平台化、信息化协调发展。首先在设计阶段,突出标准化生产、绿色施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注重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实现建筑业工业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文化价值最大化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其次是预制生产阶段。探索新型绿色节能材料的开发利用,研究预制构件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绿色施工、超大型构件安装等新工艺、新技术,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集成体系。再次是运营阶段。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节能、室内外环境保护、生活垃圾处理、中水利用、雨水回收等进行控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后是拆除回收阶段。研究装配式建筑绿色拆除,实现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旧建筑土地的再开发技术。

        三是培育“绿领工人”,夯实人才基础。一方面加强“外援”引进,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完善技术研发人才的激励、流通体系,广纳高素质创新技术、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是着力提升“本土人员”质量,对建筑产业化务工人员的文化、技术、安全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以提高他们诚信从业的操守和专业技术水平。研发全市建筑产业化工人培训考核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稳定产业工人队伍。逐步形成掌握先进技术、现代模式和现代生产管理的高层次技术研发、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及熟悉建筑、生态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强的“绿领工人”队伍。(邵磊)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