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政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理论政策

实践创新:民主党派“主力下沉”模式初探 ——以九三学社阜阳基层委会员会为例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0-21 浏览:21537

  阜阳市现有 个市级民主党派组织( 个市委会, 个基层委),下辖 支部、支社,共有成员  人。随着成员的增加、行业的丰富、组织的扩大,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举办由全体成员集体参加的活动越来越少,而界别活动、行业活动和支部、支社活动越来越多。但是受到经费、人员和场所限制,许多“同心”品牌活动,包括义诊、法律咨询、捐资助学、三下乡、调研活动,党派成员集体参与率较低,以至一些成员不知道所在党派职责范围是什么,以至浮浅地认为党派活动无非是每年开一次会、每年聚一顿餐而已,甚至极个别的基层组织出现了半瘫痪的状态,活动开展不正常,参政议政热情偏低。民主党派一向具有智力密集、人才汇聚的优势,但是我们从目前的现实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看,这种优势因为党派部分成员参与党派活动积极性减弱而趋于弱化。

一、九三学社阜阳基层委员会实施“主力下沉”模式的实施目的

  九三学社阜阳基层委员会现有社员  人,设立  个支社。在工作中同样存在支部(支社)等基层组织建设弱化、活动少、凝聚力不强、对党员(会员、社员)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九三学社阜阳市基层委员会,为了让每一个社员都能够参加到党派活动中来,探索出有针对性地把基层委人力、物力集中到支社中的“主力下沉”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活力,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

二、九三学社阜阳基层委员会实施“主力下沉”模式具体运作方式

  九三学社阜阳市基层委员会“主力下沉”模式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员下沉。在支社建立初期,尽量把职业相关的人员规划到一个支社。比如,医卫领域的医生、药企经理、药品检验所人员、药监部门工作人员分到同一个支社,义诊、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活动,都有这个支社负责。教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分到一个支社,主要负责知识讲座、送科普等活动。让每一个支社都形成自己的活动品牌。活动的基础有了,可怎么保证支社在无工作人员、无活动经费、无办公地点的“三无”条件下,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呢?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九三学社阜阳市基层委员会在各支社成立时,都分别安排一位与这个支社活动特色有关联的基层委班子成员加入支社。这位班子成员成为支社与基层委的联络员,其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向支社传达基层委近期工作内容、对支社的活动要求。

  2、通过基层委会议交流各支社活动情况,并将其他支社开展的活动在本支社会议上进行宣传,激发社员的优胜情绪;3、支社组织活动时,以基层委的名义征求经费、其他支社和党派工作人员的支持。

  二是资源下沉。无论是义诊、讲座还是咨询活动都需要物质支持,由于支社没有经费来源,开展工作非常困难。因此,支社在筹划活动阶段,制定出详细的流程和需要的人力、物力、经费的具体数目,通过驻支社的班子成员提交基层委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基层委帮助其通过社会赞助和经费拔付的方式转移到支社。 

  三、“主力下沉”模式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主力下沉”模式的实行,使得本来单打独斗的支社活动,变成支社加基层委的“1+1”格局。既充分调动每一个党派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利用基层委的资源保障了支社活动的顺利开展。九三学社阜阳市基层委员会实行此模式以来,激发了成员融入党派生活的积极性,2013年组织百名专家开展“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科普报告会,促进了全市农村中小学校的科普知识普及,全市近  多名中小学生获益;召开杨佳先进事迹报告会、“五一口号”发表65周年等专题座谈会;围绕全市民生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其中《关于我市民生工程的几点建议》、《加强我市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让市民吃到“放心菜”》等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

  2012年九三学社阜阳市基层委获得九三学社中央颁发的“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突出贡献奖;2012年、2013年分别荣获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颁发的“优秀基层组织”奖。(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

 

理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