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120急救中心、农工党阜阳市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市直二支部党员吴龙飞反映:目前我国赡养老人的常见方式有基层敬老院、城市国营敬老院、民营敬老院、官民合资敬老院。医、养结合敬老院模式正在探索中。基层敬老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五保户、无女户老人,由政府投资,运行得很不错,深得民心。但农村五保户、无女户以外的老人数量更多,问题更普遍、更严重。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无法顾及老人,家庭真正贫困无力赡养老人,不孝子女弃养老人的情况在农村并不罕见。城市国营敬老院、官民合资敬老院经营规范,设施比较齐全,但数量少,门槛高,一般家庭收入往往被拒之门外,就是有经济基础也不一定能排上队。民营敬老院是一个重要的有益补充,但经营缺乏有效监管。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应对养老问题,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问题积累经验、承担责任。
为此建议:
一、民政部门应建立老人赡养档案。摸清生活不能自理人群规模及赡养情况。
二、根据本地区该人群数量建立自然村级或行政村级敬老院,也可以数个邻近自然村联合办敬老院。农村空余房充足,可以降低办敬老院成本;农村空气清新、环境静谧,适合养老;农村消费比城市低,可以降低办敬老院成本,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就地办敬老院可以解决老人进城孤寂、人生地不熟、不适应环境的矛盾;就地办敬老院,老人家属或亲戚探视便利,也方便家属监督;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比城市低。
三、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扶持,必要时资金支持。自然村可以适当为敬老院解决一定数量的土地问题,用于老人作为活动场所、种植蔬菜,甚至饲养家禽,自给自足。当地村卫生室应为敬老院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保障服务。
四、政府应鼓励有爱心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的敬老事业,并给予资金技术支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五、对农村子女弃养老人的情况,可以由当地政府出面,教育引导,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保障这些被“遗弃”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六、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兼任敬老院院长,便于敬老院事业的开展、监督和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