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规划建设阜阳市科技创新综合体的建议
文章来源: 民建阜阳市委会 发布时间:2020-11-05 浏览:16466

科技综合体是立足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以技术研发、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为主要功能,通过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创建“科技+人才+产业+生活”新模式,打造综合性科技载体。浙江、江苏等发达省区,已经从构建更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出发,正在积极构建科技创新综合体。比如,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和《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全面启动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宿迁市已经规划建设科技综合体15个,投入使用面积近万平方米,入住研发机构32家,入驻科技服务机构4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78家,科技综合体建设已成为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抓手,对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全局带动性,已经成为有标志意义的战略工程和核心工程。目前阜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相对较低,企业创新动能不足,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规划建设阜阳市科技创新综合体,是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很迫切、也很必要。因此建议:

一、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建立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机制,统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统一规划、政策整合,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的原则,由政府相关部门规划主导和顶层设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发展产业链,推进产业链与服务链融合,以我市“554”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增加产业创新有效供给为核心,以提高产业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聚焦创新平台整合提升,提升一批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动布局一批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超前谋划一批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等途径,聚更多集聚创新资源、更强激活创新要素、更快转化创新成果、更好补齐产业短板,为推进产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水平谋划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功能。要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探索建立若干不同特色、不同模式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创新综合体要集创意设计、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公共服务、成果交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功能于一体,布局合理、功能明晰、支撑显著、链条完整、特色鲜明,构建完整的科技和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尤其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聚集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构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整合科技创新创业资金、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科技创新综合体建设专项激励资金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投入,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股权投资等参与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开拓集智创新、融资创业的有效途径。大力支持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措施扎实、工作基础好、推进力度大的县(市、区)先行开展试点示范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四、探索建设科技创新综合体运行新机制。积极支持先行先试,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探索股份制、理事会制、会员制等多种运作模式,建立符合创新规律、激发创新活力的运行机制。鼓励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积极承担政府或企业委托的产业创新项目,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有偿服务,实现良性健康发展。加大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实现市、县科技数据、系统、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以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纽带,柔性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培养一批贯通产学研合作链条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本土人才。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