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当前位置 : 首页  >  机关党建

张晓东同志扶贫工作事迹材料
文章来源: 驻村扶贫工作队 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16114

张晓东,男,汉族,197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部队转业之后一直在民革阜阳市委机关工作。增派至阜南县于集乡于集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广泛整合统战资源,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切实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画了出最大同心圆,取得了全村广大群众的认同,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下基层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战贫叠加战“疫”,脱贫难度加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成果”。2020年5月,市委统筹谋划,决定加强扶贫驻村工作队力量,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张晓东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号召,明知脱贫攻坚最后阶段,各项目标任务势必更加艰难,不畏艰辛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冲向一线。张晓东克服家庭困难,安慰了年迈需要照顾的母亲,告别了工作繁忙的妻子,毅然而然立即前往市委统战部包点贫困村——阜南县于集乡于集村,担任扶贫专干,投身入脱贫攻坚事业,充分展现了统战干部风采。

二、情系群众,真心实意助脱贫

温情走访解民意。入村以来,张晓东迅速转变角色,及时广泛走访贫困户,快速了解村情民情。走访之中,并非机械化走流程,而是倾注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沉下心聆听贫困户内心声音,与贫困户唠家常、忆往昔、谈未来,谈笑之间宣传了党的政策,嬉笑之余了解到百姓所需,用真情拉近与贫困户之间的距离,让贫困户感受到亲情般“叨扰”、享受组织的殷切关怀。

精准施策保脱贫。针对2020年拟脱贫户实际情况,张晓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帮助制定脱贫方案,通过产业、光伏、就业扶贫、低保、健康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实现每户人均收入7500元以上,均符合脱贫标准。于集村建档立卡户151户也已全部实现脱贫,没有任何返贫情况,已脱贫贫困户家庭收入稳定,“两不愁三保障”不存在任何问题。

争取援助暖民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汛情影响,于集村群众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张晓东深入农户家中、踏进田间地头,详细摸排统计灾情,积极联络社会各界,广泛寻求爱心资助,切实为民纾解实困。先后争取市宗教界捐赠的菜籽油、面条等生活物资,折合资金约3000余元;帮助残疾贫困户和贫困学生申请省宗教局“五教同力•助困脱贫”助困助学金共计6000元;开展消费扶贫,动员社会力量,根据不同需要,前后组织20多人次,购买村级集体产业、贫困户种养殖的多种农副产品共计金额逾3万元,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较好地缓解了疫情灾情不利影响,着实温暖了于集村贫困户的心。

三、履职尽责,亲力亲为务实干

落实项目建设,改善村居环境。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满足村民对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更高的需求。张晓东多次走访于集村张楼片区,该片区有5个村民组、总人口约1500人,没有任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在广泛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百姓意见、实地勘察地形后,张晓东与村两委积极响应群众强烈呼声,精心谋划,向市委统战部申请了光彩项目资金6.5万元,利用废弃沟塘,打造了一个面积约800平米的光彩小公园,用于群众日常休闲活动,受到了周围百姓一致好评和感激。

关注集体经济,优化产业升级。于集村集体经济“稻虾共养”项目初见成效,龙虾大米销售可喜,但是米质虽优,价格偏低,效益亟待提升。张晓东了解情况后,多次深入虾田基地,现场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研判,提出“虾田米”要走出“纯天然无公害优质大米”的发展思路,获得村两委干部的一致认可。2020年9月,张晓东与村两委齐心努力,争取到阜南县农业农村局项目资金20万元,采取“生物防治”模式,打造无农药纯天然虾田水稻,并获得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绿色认证。2020年水稻收成喜人,销售价格也较原来提升20%。与此同时,张晓东充当绿色大米“销售员”,帮助广泛拓展销路,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提高,确保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实效。

组织义诊活动,提升健康水平。于集村是2020年受洪灾较重的地区,大灾之后防大疫。市委统战部统筹部署,邀请市民主党派医卫界专家到于集村开展义诊活动。活动前后,张晓东积极发挥“联络员”作用,提前与专家联系,提供于集村部分患病乡亲病症,以便有针对性采购对症药物;发挥“组织员”作用,精心布置现场,广泛宣传,确保义诊活动辐射面广、效果最佳,两次义诊共接诊1000多人;发挥“服务员”作用,活动中主动帮助发放药品,为就诊的乡亲们端茶送水,参与维持现场秩序,亲力亲为乐此不疲。张晓东务实作风、爱民之举,温暖了百姓,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更树立了统战干部的光辉形象!

采购办公设备,提升办公条件。为解决于集村村室办公桌陈旧、电脑设备老化等问题,张晓东向驻村工作队积极建议,大幅度缩减工作队办公开支,使用节约下来的经费,采购了办公桌8张、电脑5台、复印机2台、投影仪1台、音响1套等办公设备,村室办公环境焕然一新,村干部的工作激情提升了,办事效率提高了,前来办事的百姓更是获益匪浅。

四、带病工作,情牵两地无怨悔

张晓东父亲去世得早,儿子在外上学读书,妻子工作格外繁忙,家中老母亲少有人照料。每每夜深驻岗,总是担心家中老母亲,自觉无法尽孝于膝下,内心牵挂尤甚常人。

2020年11月,忧上添忧,时常忍受胃痛的张晓东,在家人强烈要求下,在帮扶干部的多次劝说下,终于暂时放下手中工作,到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不幸被诊断为胃癌,必须及时住院治疗。

张晓东住院期间,考虑母亲年迈,不忍将病情告之,只得托辞工作繁忙无法看望老人。病床之上,张晓东不忘惦念于集村扶贫事业,2020年11月中旬,尚在安徽肿瘤医院治疗的张晓东,继续跟进张楼光彩小公园项目,多次与小公园凉亭建造方联系,督促其切勿偷工减料,一定要按时按质造好凉亭;12月下旬,仍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张晓东,不辞辛劳,多次与民革阜阳市委机关沟通联络,组织开展“博爱·牵手”送温暖活动,为于集乡中心小学捐赠足球、毽子等体育器材和本子、笔等学习用品,惠及1200余名学生。

使命在肩,征程在望。张晓东情系农村,心系农民,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纵然身患重病,依旧履职尽责,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了自己全部力量。张晓东勤奋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时刻体现着一名统战干部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机关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