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科主治医师、农工党阜阳市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吴龙飞反映:目前我国新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投入逐年增多,各种矛盾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惠及千家万户,成绩斐然,举世瞩目。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得到实惠是有目共睹的,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因病致贫、看病贵、看病难依然存在,并且趋势不减。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有多种原因,其中一次性使用材料泛滥是导致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之一。通过一次性使用材料泛滥来分析医疗费用是如何上涨的,窥一斑而可见全貌。
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是在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创举之一。它的重要临床意义是减少或避免了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以前通过共用注射器、采血器、透析管道等传染的乙肝、丙肝、艾滋病并不少见,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使用医疗用一次性材料后,上述医源性传染病明显减少,直至罕有发生。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的临床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但如今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使用泛滥,已经偏离了它走进临床的初衷,成了吞噬病人钱财的工具。一次性医疗耗材增多也是医疗垃圾增多的重要原因。
存在问题:
1、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品种繁多
目前临床使用的传统医用材料、器械基本上都有一次性材料替代品,如:气管插管用喉镜、喉镜镜片、麻醉面罩、清创包、产包、镊子、剪刀、医用石膏等,有些一次性材料用起来还可以,有些根本不能用、不好用,如清创包里的镊子和剪刀;除了增加病人费用,临床意义不大;
2、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使用过度
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原本用于传染病病人或具有传染病风险的病人,以避免医源性感染。如今却几乎应用于所有病人,有些一次性材料并不好用,应该是利益的驱使,使所有的病人都成了买单者。大部分一次性材料是额外收费的。
3、 “实用新型”医疗用一次性材料太多
近来出现了不少“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材料,这些新技术材料大多是对原有材料做某些方面的性能改进。比如输液器的莫菲氏滴管,有一种新产品,对传统莫菲氏滴管进行了一些改进,可以防止气体进入人体内。但以前的输液器不另行收费,新产品却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用量又大。新科技应用于临床原本是对医学的贡献,现在却成了高医疗费的推手;
4、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定价虚高
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往往定价虚高,可以给医院和中间商,甚至医务人员带来利益,这也是一次性使用材料被广泛用于临床的重要原因之一。
5、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概念被扩大应用
一次性使用材料用过以后便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但许多不是一次性使用的材料也被当做一次性材料使用。如气管插管用喉镜、镜片、麻醉面罩、气垫床、氧气袋、骨折固定牵引架等,这些医疗器材经消毒后本可反复、安全使用,但现在大多变成一次性使用,造成浪费,当然这些要由病人买单。其实仅一小部分病人实际需要。
解决办法:
1、集中审查现有一次性使用医疗耗材,对价格虚高者予以降价,使价格回归到合理的区间,既减轻病人负担,又可避免滋生腐败;
2、控制使用一次性医疗耗材。对现有一次性医疗耗材进行考察分析。价格适中、临床意义比较大的一次性耗材予以保留推广,对搞花样翻新、价格不合理的一次性耗材应予以降价或取缔使用;
3、取消医疗用一次性使用材料的另行收费。比如清创缝合术,按照国家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过手术费,就不允许再收材料费。一次性材料也应该不允许再收费。这样医院就不会再鼓励使用一次性材料。当然,传染病病人除外;
4、除特殊病人外(如传染病),能使用可重复使用材料的病人,严禁使用一次性医疗耗材。如违规使用,医保应不予结算,允许病人拒付费;
5、政府相关机构应严格把控实用新型技术材料的临床应用,对临床意义比较大的新技术材料予以放行,对打着新技术幌子,目的在于收取费用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应坚决降价,甚至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