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民族村大娘喊“那闺女” 我笑了 |
文章来源: 驻村工作队 发布时间:2022-08-15 浏览:9499 次 |
路灯亮了、公路宽了、小洋楼盖起来了、大棚蘑菇丰收了……民族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些都是党的统战政策开花结果的真实写照。2005年7月,我通过省考,从事阜阳市民族工作,一干就是18年。作为一名老统战工作者,这十多年见证了民族村的巨大变化,自己也从一名政策宣传贯彻者变成了亲身建设者。 2021年5月,我受组织委托作为安徽省第八批选派干部,成了一名村干部——太和县坟台镇民族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对于一个在城市长大,双方家庭父母年事已高,大宝上小学、小宝刚上幼儿园的二宝妈妈来说,做出下派当村干这一决定,确实有点难度。但是当单位动员大家下村任职,并倾向于对民族工作有较丰富经验的同志时,作为阜阳市委统战部民族工作科科长的我,经过深思熟虑,与家人商议后,慎重的写下了主动报名的自荐书。 来村前夜,大宝听说我要去村里面工作,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忍不住哭了。小宝眼巴巴地抱着我的腿,含混不清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那一刻我的心里面就像打翻了调味罐,五味杂陈。 第一次来民族村村部,我整整开了2个半小时的车,特别是最后乡道村道的20多公里,路面窄,时有坑洼不平,对于开车技术不怎样的我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万事开头难。到村之后,我立即了解掌握民族村自然状况、经济状况和发展状况,对民族村所有已脱贫户、三类户等进行入户走访,吃住在村,利用早晨晚上与群众唠嗑,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同他们拉家常,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考察村小蘑菇种植产业、木粉厂、粮食收购厂等多家村级企业,为民族村乡村振兴、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初步理清思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21年6月,我协调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共阜阳市委统战部、太和县坟台镇人民政府、坟台镇卫生院等多家单位,为民族村义诊。近200名村民享受到了家门口看病的便利。义诊活动中,市二院感染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专家坐诊村党群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根据需求进行血压测量、一对一问诊、送药服务,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点赞与认可。安徽日报《庆七一,义诊送到民族村》、安徽党媒云《坟台镇:为群众送健康 以初心践使命》、阜阳新闻联播《阜阳市委统战部、市二院专家来到阜阳这个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将民族村义诊活动作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典型事例进行全市宣传报道。 2021年7月,为解决民族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难题,我协调争取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6万元,依托民族村蘑菇产业种植基地,升级拓宽一条标准村级生产路1100米,改善民族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建设。当年12月,村级生产路项目完工,钉项目牌子那天,我在现场,路头上围了一圈村里的老百姓,他们兴高采烈、眉开眼笑,几个大爷大娘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说,感谢驻村工作队。2022年,协调争取到中央、省级专项资金152万元,用于民族村中心村李大庄人居环境整治(一期)项目,今年8月底前实施完毕。现在只要我站在村头,周围的老百姓就会主动和我打招呼,亲切地招呼我去他们家吃西瓜,夸我们驻村工作队干得好,夸共产党政策好,很多次我不禁想我们民族村的老百姓真的特别善良、特别朴实,只要你真心的为他们做好事,他们一定会记得你,念你的好。 2022年3月,疫情再起,防控疫情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坟台镇民族村龙德大桥疫情防控监测点位于亳州交界之处,大桥另一头就属于亳州界内,外防输入的压力很大。我主动带头捐款500元购买村防疫物资,随后村干部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数千元,用于民族村疫情防控。疫情期间,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民族村村干部一起并肩战斗,逐日对龙德大桥进行严格管控,深入村组和群众家中,面对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核酸检测要求,一干就是一个多月。为了推进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早在2021年8月,就按照坟台镇党委部署,主动带头包保李老庄,对李老庄191名户籍人员开展逐一排查,逐人核对,筛选户籍无效数据,做到无一人漏查,无一人漏核,为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村现有户籍人口5360人,常住人口1355人,脱贫户、监测户566人,是原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虽已脱贫出列,但困难群众仍然很多。为此我积极向市委统战部、太和县委统战部、坟台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结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族村慰问困难群众活动。2021年,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团体、企业共捐赠慰问民族村困难群众55户,发放慰问品、慰问金合计19500元。2022年5月,争取阜阳市台办协调帮助,通过阜阳市红十字协会,由合肥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向民族村定点捐赠一批价值8.628万元物资。 时光飞逝,转眼已一年有余。其中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的基层村干部没有周六周日,一年365天,365个工作日。镇干部没有周末,没有下班时间点,加班加点家常便饭。镇里各项工作考核全部量化,一周一通报,落后的,逐人上台表态发言。群众工作不是闭门造车、相当然,不能就坐屋里面,就是要跑村串户,一家家进,一户户问,一人人说。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群众满意。没有方法,没有用心,没有认真,是绝对没法做好各项工作的。在民族村,白天走看问,晚上写想思,我结识了一大批民族村的父老乡亲,结识了一大批民族村、坟台镇的干部朋友,他们关心我、帮助我、支持我,让我在民族村的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这里,我远离父母丈夫孩子,在思念中度过了数不清日日夜夜;在这里,我和村干部同吃同劳动,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孔大姐”;在这里,我修桥铺路跑资金,成为名副其实的“孔书记”;在这里,我走村串户拉家常,被大爷大娘亲切的叫做“那闺女”…… 2021年12月30日,在阜阳市第六届“市直好人”颁奖会上,作为市直好人代表,主持人问我,你走了两个孩子谁照顾?我笑着说,我家小宝现在是孩子姥爷接送,上幼儿园太小了,没法自己回来;大宝已经快上五年级了,现在脖子上挂个钥匙,能自己回家了,而且已经学会自己下方便面了……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事业,只有真心帮扶才能帮出实效。在这里我挥洒青春,为坟台镇民族村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