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侨当前位置 : 首页  >  港澳台侨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缅怀市黄埔同学会会长邵春起先生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09-21 浏览:5044



  2009年11月15日, 98岁的阜阳市黄埔同学会会长邵春起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在鲜花簇拥中,邵老静静地睡着了。他仿佛只是陷入深深地回忆中,一声轻响或许都能把他吵醒。他是在回忆年青时策马太行、挥刀杀寇的峥嵘岁月?或是回忆顺应潮流,毅然决然率部起义的义举?抑或是在回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促进祖国统一的一桩桩往事? 也许全都有。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12年3月4日,邵春起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行流区河东小卞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他上高小时,正值国民革命第四十七军进驻阜阳,他好奇地看着这群纪律严明的队伍,怀着对北伐的向往,毅然地加入这支军队,做了一名年青的革命军人。在北伐中,他作战勇敢,历任班排长,并经历了阎、冯反蒋的中原大战。 1937年元月,由于战功卓著,年青的邵春起被部队保送至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二期进行深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黄埔军人。

  七七事变后,邵春起随高桂滋部的84师转战晋察翼,奋勇地投身于抗击日寇的长城保卫战中 。1937年9月中旬,察东、晋北相继失守,驻扎在平型关外的抗日部队,奉命撤进关内,准备依靠平型关一带天险和敌人决战。邵春起时任84师501团二营营长,以四连、六连的两个排及机枪连,配合友军八路军115师担任防守任务。在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中,邵春起所率部队与日军板垣师团的先头部队发生激战,邵春起身先士卒,向日寇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战斗中不幸右腿负重伤。由于在此后的中条山保卫战中国民党军队受到日军重创,国民党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2师师长都在这次战役中壮烈牺牲,指挥系统全面瘫痪,在这种情况下,所属团部各自为战,以游击战术穿插到敌人后方,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扰乱敌人后方。

  邵春起由于无法与长官部联系,只能率部在太行山沁源专区灵石县一带打游击,不时地打击日军的后方,令日军十分恼火。此后他与第一战区长官部取得联系,按照命令经过阎锡山的防区渡河,到河南渑池县集结,补充弹药和人员,整训后接替黄河一线的防线。

  抗战胜利后,邵春起任17师12旅36团团长,后调到21军官总队第五大队任副大队长,后转到甘肃省任保安第六团团长,在团长任内兼天水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胡宗南为了拉拢天水专员兼保安司令高增级,任其为新编第二师师长。高增级便以保安六团为基础扩编新二师,邵春起随继被任命为副师长。1949年,高增级升为新六军军长,新二师编为新六军十六师,邵春起担任少将师长。可看到国民党腐朽的统治,怀着对蒋介石违背人民意愿坚持打内战无比愤恨,邵春起对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无比失望,在见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伟大力量及光辉的前景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1949年12月,在解放军发动成都战役前昔,邵春起毅然决定以新六军十六师师长的身份率部起义,参加了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是邵春起一生中一个重要的决择,他一生都在为这个决择而自豪。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在党的爱护关心培养下,邵春起随后参加二野军政大学高级干部研究班学习,结业后,被留校分配到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校任战术教员,后又调到西南军区高级干部培训班任战术教员,在此期间,他利用自己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培养大批解放军中的高级干部。

  1955年为响应党的号召,邵春起参加祖国农村建设,转业回到家乡阜阳小卞庄,为家乡建设努力工作。邵春起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他尝试着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于是自买了耕牛,参加了互助组,并担任生产队的扫盲班教员。1956年春,邵春起被分配到阜阳县建设小学任教,同年秋,阜阳县人大、政协成立,他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当选为阜阳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委,65年又当选为阜阳镇政协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邵春起受到了冲击,在压抑的岁月中,邵春起始终对党对国家没有怨言,默默无闻地在小学里担任一名普通教师,执鞭杏坛,培育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邵春起获得了平反。80年阜阳市(县级)成立,他被选为市政协副主席,并调离建设小学任专职副主席。在此后的岁月中,邵春起倾心阜阳的教育事业,创办黄埔学校,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1985年,年逾古稀的邵老,欣然受命筹组阜阳地区黄埔军校同学会,1987年被选任会长。1989年11月,民革阜阳市委会成立,邵春起当选为民革阜阳市第一届主任委员, 此后又分别当选为安徽省6、7届人大代表。改革开放大好政策让邵春起勃发了工作的激情,更焕发了他的政治青春,在古稀之年,他领导市黄埔同学会,本着“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带领阜阳市500多位黄埔同学接待回大陆探亲、访友、经商的黄埔同学及亲友2000多人次,大力地宣传党对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对旅居海外及台、港、澳的黄埔同学及亲友,利用书信、贺年卡等方式,宣传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家乡巨变,并邀请他们在方便时回大陆探亲访友、旅游、经商、投资,为家乡进一步发展尽力。

  邵春起先生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祖国统一,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如今先生带着未尽的心愿与事业离开了我们, 可他却是欣慰地离开了,他曾为了民族大业洒热血,驱驰疆场,他曾为顺应时代潮流弃暗投明,他曾为祖国统一、阜台交流孜孜不倦,奔走四方,他的一生是光荣的,是爱国的,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汪瑶)      

 

港澳台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