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当前位置 : 首页  >  多党合作

民革阜阳市委会推动法律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 民革阜阳市委会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2050

4月22日下午,阜阳民革党员、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西标刚结束了一个开庭的案子,顾不上休息又急匆匆驾车100多公里赶赴安徽省太和县大庙集镇吴桥村,为的是给当地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这次法律咨询是民革安徽省委会、阜阳市委会联合开展的一次“博爱 牵手”送法下乡活动中的一环,同行的还有金磊、郑超、张曌三名民革党员律师。活动中,安徽中山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太和县吴桥村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张西标四人作为安徽中山法援志愿者入驻,并被村委会聘任为法律顾问。而本次送法下乡,只是民革阜阳市委会推动法律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社会和法制历来是民革的重点履职领域之一。近年来,民革阜阳市委会充分挖掘自身在社会和法制领域的潜力,做好履职文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普法有我

“《民法典》包罗万象,生活中如果感觉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大部分情况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查阅,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我的二维码,如果您需要进一步法律咨询可以再联系我。”“12.4”国家宪法日开展普法宣传是市委会的“保留节目”。每年的这一天,市委会都联合市司法局等单位在公园、车站、广场等地设置普法宣传台,向路过的群众发放宣传页,解读法律条文,提供法律咨询,对于部分有疑难问题的群众,市委会还主动做好后续服务,切实通过普法宣传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此外,市委会组织民革党员律师到偏远乡村地区举办普法讲座,民革党员律师主动深入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宣讲,全市民革上下动员以身为范,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共同努力在全市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建言有我

法制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社会与法制是民革参政议政三个重要领域之一。市委会在开展法律志愿服务工作中,将其与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注意发现问题,倾听公众呼声,并及时整理完善,在社情民意、协商会发言、大会提案中予以反映,实现社会服务和参政议政两项工作的双赢。如在赴乡村开展普法宣讲时,市民革党员满先宏等人注意到村居法律顾问存在思想观念有待更新、服务质效有待提升、经费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便撰写了《关于落实村(居)法律顾问政策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被作为集体提案提交市政协并获得立案办理;党员李彬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时,了解到法治营商环境存在不足,便积极向市委会反映,市委会组建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完善法治保障 重振民营企业活力与动力》的调研报告提交省委会等。

公益有我

除普法宣讲之外,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是市委会开展法律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阜阳市太和县坟台镇民族村位置偏远,距离城区50多公里,村内居民以在外务工为主,平日很少接受专门的法律知识教育。为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增强村民们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2023年3月,市委会专门组织了一次法律志愿服务活动,邀请部分民革党员律师到村作法律宣讲和法律咨询。村民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里的困惑少了,眼前的路子也宽了,纷纷对市委会组织的本次活动点赞。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民革阜阳市委会党员律师开展法律宣讲、法律咨询等活动40余次,提供法律援助30余次,受益群众300余人;在各项公益捐赠中,捐款捐物价值10000多元。民革阜阳市委会被民革安徽省委会评为2023年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路在脚下,行以致远。民革阜阳市委会将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传承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深耕法律志愿服务工作领域,号召广大党员主动担当社会道义,擦亮民革“博爱·牵手”社会服务品牌,推动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多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