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四个三”工作法推动新时代侨务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
文章来源: 颍州区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4-05-23 浏览:1444 次 |
“党建引领侨建、侨建服务党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颍州区运用“四个三”工作方法,合力推动新时代侨务工作创新发展。 “三套班子”紧盯工作推进。一是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具体负责试点工作。二是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把试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听取“党建引领侨建、侨建服务党建”试点工作方案汇报。三是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侨务工作汇报。 “三级网络”畅通工作渠道。一是成立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区直部门明确侨务工作分管领导及信息员,协同指导基层开展侨务工作。二是及时在全区14个乡镇街道成立侨联工作站,由党委统战委员任站长,配齐侨联干事,并适时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成立基层侨联,督促村(社区)落实好侨务政策。三是在全区172个村(社区)中各明确1名书记担任侨联信息员,打通了服务侨界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项制度”规范工作开展。一是起草《颍州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草案),进一步规范侨联工作。二是制定《颍州区侨联工作站制度》,对工作站的工作职责、考核指标作出具体规定,压实侨联工作站的责任,为侨联工作站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三是出台《颍州区侨联信息员工作职责》,对村(社区)书记承担的侨务责任作出清晰规定。 “三支队伍”配强工作专班。一是配强侨联工作“主心骨”。从政治素质好、热心侨务工作的统战干部和归侨侨眷代表人士中提名主席、副主席候选人3名。二是选优侨联工作“管理层”,从侨代会代表中按照类型全面、能力公认的标准,物色颍州区第一届侨联委员会委员候选人9名。三是拓宽侨联工作“覆盖面”,同基层乡镇街道和相关企业社团协商,推荐产生区侨代会代表86名,其中:海外华侨代表18名,侨眷代表17名,留学人员代表30名,港澳台涉侨人员代表7名,侨联工作站代表1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