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园地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统战园地

宁义南 《旅美行记》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11-05 浏览:9760

到华盛顿去


  今天,天朗气请,旭阳东启。森儿等起床较早。饭后全家六口人要到华盛顿参观。华府乃美国之政活中心、首都,也是世界名胜之地。摄动世界的政令是从这里发出。十多年来,克林顿和布什两任总统先后发动;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就搅动整个美国和世界。

  纽约至华盛顿近500公里。长途行车,使我得以目睹美国城市、郊野之貌。公路可谓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宽敞方便。大都是来往八车道。载重车和摩托车另道通行。如是车辆行驶有序,自然少起车祸。

  沿途,但见天清水碧,树荣花盛,无边绿色,美国自然生态之美尽收眼底,觉得心旷神怡。美国自建国200年以来,本土未曾遭受过重大战争创伤,田园静穆,百鸟唱和,一派自然和谐之状。

  经过数座大桥。有两座是长跨高架拉索大桥,据云都有百年历史了,但依然坚牢。大河之上,宛如青色巨龙踊动,蔚为壮观;桥下,碧涛拍岸,雪浪滚滚,或轻舟数点,渔人似在张网而鱼,眼前恍若一幅轻轻飘逸的水墨画。

  下午三点许到达目的地。车子在一处绿色公园旁停下。我正想到公园里去看看,煜儿连忙止住我,说里面流浪汉多,不够安全。果然,草地上、长凳上、大树下或坐或卧不少流浪汉。他们较多为黑人,衣服不整,穿个拖鞋,身旁放一小包裹;有的哼着小曲,口吐白烟,显得懒懒散散。煜儿说,这些人不学无术,没有生计,把政府发给的失业救济金花完就四处乞讨流浪,甚至还抢劫路人,是人望而生厌。美国政府对此也无良法。我想,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已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即使天天高喊人权的美国社会对此也只好听之任之,无可奈何。我看,美国还是应该对别人少指手画脚,而要着力解决自己的民生问题吧。

  我们走过公园,并几个街道,渐近于白宫了。作为美国总统办公和生活之地,作为美国行政部门最高权力的象征,白宫在全世界可谓声雷遐迩。儿子说,白宫很有名,但凡去参观过的人不免有些失望。的确,白宫并不特别雄壮豪华,尤其是人们往往将美国国会大厦误认为白宫。国内新闻媒体炒作的所谓阜阳市颍泉区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为“白宫”即为一例。它只是一座白色岩石建筑物,庄严简朴平平常常。正门朝北,门口有一伸出房顶,有几根白色圆柱支撑着。后面朝南,中间部门有突出的半圆形平台与屋顶,也有圆柱支撑。平台南面有一大片草坪,宛如绿色地毯。远处与华盛顿纪念塔遥遥相对,在这里又是举行大型集会或演出。今天,我们就看到一处集会,一群男男女女指着布什总统画像,指三道四,喊声不止。煜儿说,他们都是一群反战人士,不少人的孩子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了,今天他们要公审战争狂人布什呢!这是森儿又讲了一件事,即在白宫对面街道转角处,有一个简陋的小木棚,里面住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妇人,说她是为祈祷和平,而长年居此。不管盛暑或寒冬,饮食起居都在这里,已经好多年了。她的木棚四周还挂了许多宣传画。意为要和平,不要战争。老妇人的博爱之心感动了无数游客和参观者。恐怕这位老妇人真正是象征着和平自由的女神呢!委实令人玩味和深思。

  白宫前面是拉菲叶广场,它位于宾州大道旁。树荫下也是一片绿茵地。几个白人小朋友,正围着逗着觅食于草地上的一对鸭子玩笑。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在兴致勃勃地踢球,说笑声不绝于耳。不远处,几位年轻夫妇正注视着他们,显得愉悦而清闲。我们来到拉菲叶将军雕像下。将军是法国人,与华盛顿总统关系甚厚,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曾统帅法军全力协助华盛顿英勇作战。广场的命名和将军的铜像,昭示出美国人民在获得民族独立享有和平自由之后,永远铭记着这位法国友人的历史功绩。

  我们信步来到华盛顿最高和具有标志性建筑-华盛顿纪念塔。它挺拔庄严,高耸云霄,有警世之意。其位于林肯纪念堂与国会大厦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据说它动工于1848年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因南北战争一度停建达23年之久,直至1884年才得以竣工。此时,我忽然想起了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他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1776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时,决定采用杰弗逊等五人所草拟的“独立宣言”,并于7月4日正式发表于世。美国人民十分缅怀这位政绩卓著,献身于民族独立的总统,在波托公园内,背向云天碧水,为他建起一座纪念堂。看来,美国人民不仅十分中爱民族独立,而且十分钟爱国家统一。中华民族的先人早就呼喊“不自由宁死”“天下何乎定?” “定于一。”委实,独立和统一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当美国大兵和炮舰去胁迫人家的国家和民族时,似乎应好好想想美国这一段光辉的历史吧!


和几位朋友闲话孔子


  下午,几位中文学校老师和大陆来的朋友约我去闲聊关于孔子的话题。原因是早几天,长岛地区成立了孔子学院。有人说,赴美探亲的森儿的爸爸,在国内是一所明星中学高级老师,长期执教语文,可以谈谈汉语语言的特点和教学体会,以及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生平的一些知识。

  一见面,一位陈先生脱口而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悦)乎?”一句话,就使素不相识的朋友十分热络起来。我建议,谁有话题,就提出来闲话,不拘形式,想说就说。

  有人提出,眼下有些美国人对在美国创办的“孔子学院”,把古老的东方圣人请到他们的家门口,有所困惑,认为经济崛起的十三亿人的中国,是否在向外搞文化浸透?

  我笑着话:“‘孔子学院’,其功能在于交流推广汉语的学习。语言作为人类独有的社会生活的交流工具,是地球村的人们所共有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要互相学习,友好交往,首先要能彼此语言相通,这是个前提。现在中国十三亿人过半都在积极学习英语,开设名目繁多的英语学校,这不能说是文化浸透吧!我现在老了,想学习英语,想叫人浸透恐怕也已晚了。美国可说是个移民国家,恐怕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早就浸透到美国来了,然而越浸透,美国却越先进,越强大,已经强大到月球、火星上去了。”此时,大家会心地笑了。

  有人说,中国近百年来,孔老夫子就未曾安生过。先是打倒孔家店,后是痛批孔老二,把脏水都往夫子身上泼,现如今为什么又把孔子请了出来,形成研评儒家思想“国学热”?

  我看了看大家说,“象我这把年纪的人,对这个问题到有些感同身受。文革前和文革中的‘极左’思潮,把矛头指向孔子,妄图一笔勾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裁断中国人民的历史脐带,推行愚民政策,完全是别有图谋,早已人人共诛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拨乱反正,把颠倒的历史又颠倒过来。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广施‘和为贵’、和平发展的种种举措,赢得人心,广结善缘。所以今天尊崇孔子,研究儒学,可说是历史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吧。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二),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恐怕自有它的道理吧。

  我建议大家,要研究孔子思想,就要仔细读一读《论语》。其从字面意思是语言的论纂,即“语录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老师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孔子对学生言行的记录。鲁迅先生评价说“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简约、朴质、形象、生动即是汉语语言的特点,《论语》的语言,是汉语语言的规范。都是华人,议论祖宗,谈笑风生,最后大家有如下体认。

  一、孔子提出“群于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是孔子所指的德才兼备的士和贤人。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就能把握住治国、做人的原则。首先是“孝”、“弟”,可就是为仁的根本。“节用而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部《论语》关于“仁”的提出达109次之多。它包含着治家、治国、治政、治人、外交等深刻的道路,体现出孔子的崇高的民本思想。他力行“有教无类”,把教育由“官学”而普及于民间,反对“不教而诛”的虐民愚民政策,这些都是他“仁民”、“爱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思想不仅惠及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而且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普世价值。

  二、孔子指出“仁由己出”、“仁以为己任”,一生为达到“仁”的境界,他坚持严格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一方面“见贤而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坚持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另一方面,他坚持内在的品德修养,提出“三省我身”、“过而勿惮改”,他最忧虑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孔子这种坚持不懈、刻苦自砺,立身为仁的道德品质的修养,亦具有普世价值。当今世界弱肉强食,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而孔子的“仁学”之说、“修德修身”之行,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针对性。以上,我们只就《论语》展现孔子思想修养的两个小侧面,就可以窥见孔子伟大的一生,尽管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不能不打有时代的烙印及其局限性,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孔子早已为世界所公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孔子是影响世界的十大伟人之一。记录他言行思想的《论语》与纪录古希腊苏格拉底思想的《辩白》,与描述耶稣言行的《福音书》一起被公认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作为华夏文化的代表,《论语》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规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6世界末,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东南亚和西方各国广泛传播。孔子和《论语》不只是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今天全世界开办的近200所的“孔子学院”就是这一光荣历史的最好见证。


美国国家植物园小记


  华盛顿美国国家植物园,很值得游人观赏。它位于美国国会大厦西侧。约占地十四公顷,建于1820年,是北美最古老的植物园之一。1934年以来,一直由国会建筑管理办公室管理,游客可免费参观。

  中午时分,华盛顿的天空时晴时阴,阳光倒不十分灼人。当我们随着游人进入植物园时,只见由老师带领的几小队的小学生站在几个大的地球模型前,在听老师讲解什么。植物园前院迎面矗立十几个地球模型,彩色不一。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模型似乎都寓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老师正向学生讲解的地球模型上嵌满一个个自来水龙头,似在说明谁是地球的生命,而现在地球上水资源却日渐贫乏,大家都要珍惜生命,就要节约每一滴水;另一小队学生站在附有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塑料物品的地球模型前,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向他们讲解,提醒人们要保护好自己居住的环境,避免白色污染,要化费为宝。煜儿说,美国小学生注重生活教育,注重直观教学,叫他们从小就要慢慢强化生态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我又看了几个地球模型,果然标志有地球上生存的一些问题,如沙化严重、湿地萎缩、动物在面临死亡等等。煜儿还告诉我,这座大型植物园不止是可供人们观赏,而且还是孩子们学习自然生态知识的课堂。

  过地球模型,进入花园。果然,百花齐放,五彩缤纷,蝶来蜂往,一片生机。有的花,状如洛阳牡丹,团团相拥;有的花,宛似荷花多多,摇曳多姿;有的花,状如中国之茶花、杜鹃,或白如絮,或红似火,或多色相杂,簇成扇形彩墙。其间,温带、热带名花异草居多。我问森儿、煜儿,也都讲不出花草名来。我们正徜徉于花海,一阵急风从天而降,把有人们都赶到了植物生态大楼。这座大楼有四层之高。每一层养植有世界上各具特色的花卉和乔木。其状各异,郁郁葱葱,林林总总,其叫人目醒神觉,可惜我不是植物学家,讲不出名堂来。如松类,不下几十种,高、矮、枝叶都带有易域风情;仙人掌品类繁多,多长如扇,圆如大盆,有左右枝条伸展,如孩子叠罗汉状,有的盛开绒绒细小各色小花。游人登楼而上,都有异样感觉。录像和拍照不停。森儿说,这座植物园里有些品种,有的在他们的故国也都早已绝迹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又成为世界植物博物馆了。这可算是美国人民对世界生态建设的贡献吧。我不禁油然想到,我们颍泉区,颍上县,乃至全国各地的风情万种的生态园,政府不只要加大一点投资,而且要精心而善待之。要知道,人作为一种生态之物,谁不想生活在那种鹦飞草芳,树茂花红的美好生态之中呢!


纽约市之一瞥


  今天早饭后,森儿驾车带着爸爸妈妈去纽约市中央公园。十时许至。公园位于曼哈坦之上城。座落于绿树与碧水之间。园内有大湖,据云约数千公顷水面。波光粼粼,水鸟翔集,或落于泛舟之上,似与游人相戏。茂树高楼倒映于碧水,环湖栅栏石阶都有人在悠闲漫步。可能是周日,不少市民单衣短裤,或缓步,或慢跑,或蹲伏练腿,或伸臂挥拳;绿萌下,草地上,花丛间,透出几分清静与安闲。仿佛远离人世间的激烈竞争和闹市的纷繁。

  渐渐有人纷至沓来,扶老携幼者,少男少女者,来自世界各地,各色人种都有,公园顿时,显得几分拥挤和热闹。这时,传来隆隆机声,天空数架直升机,环市飞行。森儿云,花上150美元,便可乘机享环市游之乐。一会儿,多辆公交车开过,车顶上坐有一排排旅客,据说是环市一日游。

  在公园留影后,森儿即驾车到纽约市之下城。此系纽约市最繁华处,是美国乃至世界之金融中心,华尔街之大亨们奋斗享乐之天堂。果然,高楼群立,遮天蔽日,街道宽广,车如流水。经过原世贸大厦时,只见废墟上,机声隆隆,十多辆吊车齐开,工人们正忙碌的工作。据云明年可望重建一座崭新的世贸大厦。9.11之惨状虽已成历史,但其哀伤和愤怒的阴影,至今还笼罩着美国人民心头,且难以抹去。美国人民可能已经觉察到在远离两次世界大战腥风血雨的美国本土,如今也越来越不太平了。

  车近联合国大厦广场停下。联合国数十层大厦耸立于前。它仿佛是世界的方舟和心脏,时时牵动着六十亿人民的生存和希望,关系着地球村的稳定和祥和。广场上立有一大地球模型,似呈千疮百孔之状,以喻世界纷乱丛生,危机四伏。它在警示人们,无论是象在中山公园悠闲散步安享生活之福,或是如华尔街拚命赚钱、追求利润已成大亨们之幸,或是依靠炮舰肆意殖民掠夺的狂人们正在欢呼胜利之时,都不要忘记,世上穷人富人生活的无垠之别,社会不公酿成之种种暴力和悲剧,神仙也罢,上帝也罢,都没有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得道多助”、“施仁怀远”,才是天行之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毛泽东的宏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醉人的波多黎各(一)


  早几天,儿子就说,他在六月初要到波多黎各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全美保险与理财公司要在该地召开一次年度表彰大会。与会者除公司上层领导之外,皆为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优秀业绩且获殊荣的经理和有关职工。(每人可携家属同去)

  
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波多黎各宝岛现于机下。但见横无际涯的大洋中隐隐透出一派绿色,犹如一块绿色宝石。

  
我们走出机场,乘坐大巴到波多黎各海岸宾馆。陪同前往的是一个波多黎各活泼欢快的年轻人。他向大家简介波岛的有关情况。他边说,儿子边给我翻译。波多黎各是大西洋中大安的列斯群岛四个大岛中最小的一个岛。与多米尼加共和国毗邻。它包含一个主岛和若干个小岛,整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市级行政区。

  
波多黎各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为“富裕之港”。岛上居住着多为印第安人。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中发现了这个宝岛,于是从此打破了印第安人和平劳作的生活。以西班牙为首的殖民者们在此地展开了血腥的掠夺战争。直至十九世纪末美国战败西班牙,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属地,虽经数个世纪的流血牺牲,但波多黎各人民并没有挣来民族的完全独立。照岛上人说:美国的自由女神,直至今天才只给波多黎各人民半个自由。

  
年轻人幽默风趣的介绍,博得车上阵阵掌声和笑声。我透过车窗远眺,远山如黛,满眼无垠的绿色,车子在高低不平的绿丘和花树芳草间穿行。山之坡建有一排排两、三层红顶别墅,新颖别致,阳光下有些刺眼,带有明显的热带特色。道路不及美国本土宽广,但很平坦舒适,往来车辆颇多,到此休闲度假,参观旅行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给岛上人民带来了现代的生活气息和无限商机。

  
乍来波多黎各海岸宾馆,令人惊叹。宾馆距大西洋海岸,不足百米之远,黄澄澄的海滩上遍布一个个彩色的太阳伞。阵阵涛声和海鸟的呼唤,相逐的雪浪与沐浴者戏水的欢笑相和,不绝于耳,构成一幅生机活现的海滩画面,宾馆为鲜花和绿荫拥抱,清新的空气,浓郁的花香,使人忘记旅途的疲劳,而倍觉精神。楼下服务人员,大都是脸蛋黝黑,热情好客的波多黎各姑娘。她们身着彩色长裙,跑上跑下,宛如翩飞的蝴蝶,使人感到愉悦和亲善。

  
一个年轻人给我们提着行李,由电梯上了五楼一个靠南的房间。宽敞明亮,一尘不染,桌子上,电视上,乃至置放饮料和茶具的壁橱里都放上栽各色小花的花盆,玲珑剔透,形状各异,盆里的花伸展的花茎上或一朵或数朵簇拥盛开的鲜花,色彩鲜丽,带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我连忙打开靠左的房门,一股海风吹来,顿觉几分清爽。房门外有半圆形的凉台,放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都是浅绿色。凉台窗外,竞争向上的椰树和其他乔木伸手可及。儿子说,如在成熟季节,随手便可摘下沉沉的椰果呢。我站在凉台上,俯瞰远天碧海,水天一色,银灰色的海燕,忽上忽下,呼朋引类,似与沐浴者相戏,窗下的万丛绿,似乎是画家笔下抹下的一簇、一片色彩。时,我连忙叫儿子打开相机,拍下这醉人的镜头。儿子笑着说:“爸爸,波多黎各给你的第一印象蛮好吧!明天,将会带你到更值得看的地方一游呢!” 


(二)


  早餐后,儿子参加全美公司表彰大会。委托分公司办公室主任梅玲女士带着我随大家游波多黎各热带植物园。

  
陪同的导游小姐,是一个高个头,赤脸蛋,大眼睛的岛上姑娘。彩色的连衣短裙,更使她显得热情活泼大方。说的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她特别强调,这里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生态乐园。此时,大家请她唱一首波多黎各民歌。她爽快地答应,唱了起来。内容我虽全然不知,但唱腔时急时缓,时高时低,清纯而多变,颇有几分印度、巴基斯坦风味,唱到激情处,她不禁手舞足蹈起来,博得大家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梅玲女士告诉我,这里不仅自然界生态美,而且人更美,值得一游。

  
车子约半个小时到达。迎面而来的是绿色从中矗立起一座高塔。古朴而端庄,历史悠久,外墙四周已成斑驳之状,颇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日夜守卫着雨林家乡。我随着大家蹬塔,盘旋而上,倒不觉得累。每层塔都有观望窗,说从前用以远观敌情,可据守歼敌。时过境迁,如今和平宁静的绿色早以驱散了战争阴云,留下这座观望塔就作为历史的见证吧!

  
我站在塔顶上眺望,群山起伏,宛如蜿蜒的绿色屏障,大海如镜,隐见层层雪浪。近处,山峻林密,花鲜草盛,惹得游人感叹不已,停约二十分钟驱车到了雨林深处。果雨林也,刚才还晴空万里,透过斑斑阳光。须臾,彤云密布,雷催雨下,大家来不及躲避,纷纷逃在大叶之下。一会儿,云散天青,莽林滴翠,大家又欣然而前行。登山小路,皆黑色碎石,导游小姐说,此山万年之前,火山喷发,故留下黑色火山石,较松脆,用力可断裂之,果然。时,有人惊呼,我快步上前,只见一盘根错节的古藤,攀援而上有百余公尺,湿漉漉的粗如碗口的枝干上爬有一个大如冰盘一般的蜗牛。双角前伸,蠢蠢欲动,真如牛状。众相机闪亮而摄之。热带雨林,植物家族品类繁多,灌木丛中耸立的一颗颗高大乔木,遮天蔽日,几个游人也搂抱不过来。尤其是倒下的千年树木,身旁子孙们攀山穿日,蒸蒸日上,争享雨露和阳光,似乎要给它们的先辈们以青春和生命。渐闻水声,有小而大,只见不远处的山顶上千万条小溪顺势而下,形成瀑布群,游人都能感到淡淡的水雾。我们随着导游到了鹦鹉崖。她告诉大家,山崖密林中栖息有数百只鹦鹉,这也是世界其他地方所少见。说话间,只见山崖升起一片彩云,真有数十只鹦鹉翩翩飞舞,鹦生婉转,此时我忽然想起毛泽东的词句“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波多黎各热带雨林,你真是让游人有一种成仙之感。

作者:宁义南  原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