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阜阳市委建议:强化创新驱动 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版 |
文章来源: 民革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16-08-09 浏览:7059 次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使我市传统产业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就必须注入创新驱动力。我市要抓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创新政策机遇期,推进传统产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突破传统发展版图,打造升级版产业体系。 目前,我市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是由于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过往也热衷于追求“短平快”效应,对于科技投入、技术改造项目重视不够,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造成升级转型难度大;另一方面是人才短板效应制约严重。由于有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层以家族成员为主,缺乏长远眼光与开拓意识,管理模式陈旧,忽视了技术型、研发型高端人才的作用,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 因此,我市应进一步加大传统产业创新力度,充分发挥传统产业资源优势,提升技术含量,使传统产业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技术预见工作。我市需要利用技术预见进行前瞻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推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方向发展。成立由市政府直接负责的技术预见指导委员会,通过吸收、聘请等方式组建多领域、专业化的技术预见专家队伍。完善技术预见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创新主体协商机制,形成我市技术协作和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加强战略竞争情报研究、未来技术分析研究等技术预见专业机构建设,构建成多种机构错位合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决策咨询体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技术预见服务。 二、推进传统企业技术改造。要从“硬件”入手,加大对优势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先进装备更新、信息技术应用、品质提升、工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的技术升级突破,促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研发、生产控制、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精度与资源利用效率。 三、构建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专利战略联盟。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为主导,吸引面向产业创新服务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参与的研发、设计、技术推广、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创新技术交易机制,实现区域科技成果的优化配置,提高自身产业技术水平,加强对“外源性”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逐步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转变。 四、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一是加强“外援”引进,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运用“柔性”引才策略,完善技术研发人才的激励、流通机制,广纳高素质创新人才。二是提升“内援”质量,加强企业技术人才培训,充分利用我市高校与中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院企合作与对口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层、研发团队和一线产业工人的素质能力,逐步形成由依托国内外及省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育的研究型专家队伍,依托大中型企业及其技术部、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培育的开发型专家队伍,掌握先进技术、现代模式和现代生产管理的高层次企业家队伍及悉产品研发、操作能力强、具有专业技能的中高级技工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