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有 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 万多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其中城市少数民族人口 万人, 以上为回族。全市有 个民族社区, 所民族中学, 所民族小学, 座清真寺,清真食品厂 多家,清真食品网点 多家,城市民族工作任务很重。近年来,阜阳市委统战部、市民委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联动”模式,以为少数民族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化管理作为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两只轮子,双轮联动、共同发力,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联动”模式的主要目的
随着阜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失地少数民族群众、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涌入城市,加之传统的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社区化,如何在“霓虹灯下”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便成为阜阳市统一战线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联动”模式便是根据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城市民族工作一系列的正确研判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本地城市民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变过去仅由政府管理的一元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结合的多元“服务—管理”模式,把城市世居少数民族、散居少数民族、流动少数民族人口为工作对象,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与加强社会化管理的双轮联动,建立规范化的少数民族事务服务体系与社会化管理体系,最终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民生问题,保障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管理城市少数民族事务,最终达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城市民族关系。
二、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联动”模式主要运用及产生的效果
(一)实施主体多元化,服务管理社会化
传统的城市民族工作实施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具体开展工作的是数量有限的民族宗教专兼职干部,这显然难以应对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城市民族工作形势。在实践中,我们首先成立市、县(市、区)、街道三级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各党委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统战、民宗、工商、政法、民政、妇联、工会、文化等单位负责人组成,从而把多部门一起纳入城市民族工作的大盘子中,集体研究解决城市民族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我们依托社区党组织,把城市民族工作融入社区的工作中,通过建章立制,构建基层民族工作新体系。第三,建立一支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社区民族工作专兼职干部队伍。截止目前,阜阳市已经完成全市县乡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网络,配齐 个民族宗教助理员和 个社区(村)民族宗教信息员。第四,推动一批在当地有影响、有威望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参与到城市民族工作体系中,逐渐培养了一批以 等为代表的城市少数民族代表人物队伍。
(二)打造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在实践中,阜阳市逐步构建起一个包括务工、经商、子女入学、就业培训、法律咨询、饮食、丧葬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设立社区民族工作服务站、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点、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畅通诉求渠道,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全方位地为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设立的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安徽强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安徽鑫河牛羊肉加工有限公司、安徽省宏兴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知名企业;争取市政府支持,将牛羊肉供应纳入“阜阳市食品放心工程”,拨专款增建清真餐饮网点。大力改善回族社区群众的住房条件,兴建回民敬老院,增加回民中学的办学条件与投入,妥善解决回民公墓用地问题。针对外来流动少数民族子女就学问题,市民委、市教育局采取定点与非定点学校相结合的办法,依据外来流动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实际居住地,统筹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通过开设热线咨询电话,对外来流动少数民族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给予解答,提供帮助,妥善解决随迁子女入户、入学问题。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创作反映民族团结进步话剧《颍州东关》,出版反映阜阳市少数民族特色的《阜阳民族食品》等书籍;举办民族剪纸文化艺术节,宣传反映阜阳民族团结和文化历史。出台《阜阳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在全市设立9个法律援助中心,统一设立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服务站,向少数民族群众免费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公示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法律援助机构地址、联系电话。
(三)谋划社会化管理格局,促进城市民族和谐
围绕完善少数民族社区协同管理、城市民族关系预警应急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三项工作机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城市民族社会化管理格局。
通过建立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基础台帐,建立城市少数民族数据库,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数据库。形成以社区干部、少数民族群众、宗教团体责任人为主的社区自管、自治管理队伍。修订完善少数民族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组织全市民族宗教干部、民族宗教信息员进行突发事件应对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各类风险隐患实行拉网式排查,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五落实”,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妥善处理了多起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突发事件。建立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员服务站,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户籍登记、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权益维护纳入日常工作,实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动态管理;畅通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沟通渠道,与当地政府达成建立协同共管的工作机制。(中共阜阳市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