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政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理论政策

实践创新:阜阳市工商联创新“领导班子包联基层工作责任制”取得成效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0-21 浏览:11031

  为了改进工作作风,结合全省“理想信念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更好地促进阜阳市非公经济发展,近期,阜阳市工商联摸索并创新“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基层工作责任制”模式。通过包任务、分区片、解难题等形式,完成了由“等”服务到“找”服务的理念转变,在实践创新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工商联“包联基层工作责任制”运转模式

  阜阳市工商联把“雪中送炭、对症下药”作为支持促进包联企业的工作原则,把为非公经济企业发展“辟通道、想点子、解难题”作为包联工作的指导方针。在具体实践中,把领导班子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包联2个县市区工商联、2个行业商协会、15家非公经济企业,每组每月深入企业不少于5天,排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并及时汇总,研究解决问题办法和对策。

二、具体做法

  (一)深入调研,科学确定包联对象。每一轮包联工作实施前,阜阳市工商联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上年度阜阳市非公经济发展总况、在省市排名、税收融资效率、投身社会公益、安排就业等情况加权排序,纳入年终全市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介体系库中,经过综合考量后确定排名较后的非公经企业作为包联对象。

  (二)明确包联工作任务。针对这些企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包联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一是着眼于企业发展前景、技术升级、市场开拓等长远发展目标,与市发改委、农委、中小企业局、科技局等单位的专家一起帮助它们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或调整发展规划,寻找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从企业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帮助企业解决好水、电、路、资、证、费等企业关心的问题,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为非公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指导和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抓好以企业支部为核心的党组织整顿和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层层落实包联责任。为确保包联任务顺利完成,市工商联实行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层层落实包扶任务。市工商联主席是包联责任制的总责任人,各位副主席分成5组对各自所包企业负总责,每组成员由工商联业务科室工作人员组成,明确每名组员具体负责一个企业的包联工作,在各位组长的统一协调指挥下,从各自的职责能力出发,具体做好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落实。

  (四)加强督导,奖励先进。对各包联单位的工作情况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调度、年度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工作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工作不力的通报批评,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取消年度评先树优资格。对下派挂职干部实行跟踪考察管理,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

三、新的模式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效

  新的工作模式运行以业,阜阳市工商联五个小组在各位组长的带领下,深入商会、企业进行调研,把梳理出来的问题分配到五个小组,把解决问题作为每组当月的工作任务。围绕企业融资难、用工难、企业负责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阜阳市工商联采取切实可行办法帮助企业解难题。一是开展系列融资活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主动与徽商银行阜阳分行、建行阜阳分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展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渠道,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阜阳市钢铁贸易商会与中国银行阜阳分行、颍州区信用联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帮助阜阳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与工商银行阜阳分行合作建立“工银商友俱乐部”。上述活动帮助解决企业融资近3000多万元。二是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阜阳市工商联与市人社局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解决了500多家民营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服务“三农”,架起农企合作新桥梁。举办皖西北(阜阳)第四届农资交易会暨首届中国新型肥料高峰论坛会,探讨参展商、经销商服务“三农”、繁荣农村市场的新途径;引导各农资商会不断向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扩大农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指导交流合作。四是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邀请省公安厅打击经济犯罪专家免费为企业负责人作关于防范经济诈骗的专题讲座;举办全市企业营销人员专题培训班;开展2013年皖西北(阜阳)婚庆行业发展论坛暨高级经理人培训会;邀请中国“NLP”商学院为全市民营企业家上了一堂“引爆总裁商战智慧”专场讲座。上述培训活动累计培训非公经济人士12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截止目前为止,阜阳市的非公经济已经创造了全市6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60%以上的税收,对全市的经济发展支撑有力、带动明显、贡献突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主力军。(阜阳市工商联)
 

 

理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