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园地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统战园地

浅谈新时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力建设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1-14 浏览:9082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是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亲密友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认真分析自身队伍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要把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整体水平重新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规划,分步实施,力求取得实效,共同担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使命。

       一、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前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他曾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 。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更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工作,要全力开展自身思想建设,不断强化参政党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要强化政党意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把学习领会《宪法》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规定和本党《章程》当做自己的必修课,牢固树立政党意识,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切实履行政治责任。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一切工作的首位,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做好本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工作,引领其它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要重视理论研究。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是思想建设的源头活水,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的一些自身建设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其关键就在于忽视了党建理论的研究和必要的思想交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干部更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不会独立思考的干部不可能创新工作,没有理论自觉的政党不可能与时俱进;要带头分析问题、思考对策、总结规律、研究理论。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民主党派理论专家的作用,请进来指导基层组织成员针对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取得的新经验、面临的新任务、出现的新挑战开展专题研究,并把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上升成理论,将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三)要立足实际工作。思想建设只有密切联系民主党派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作用。一是要联系广大成员的思想实际,区别不同层次成员的具体思想动态,针对性开展培训教育、座谈讨论、谈心交流、上门走访等活动,把思想建设从普遍教育做到具体人头、从理论原则做到生活细节。二是要联系下级组织和基层组织的工作实际,体察困难、分析矛盾、探究原因,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和工作支持,使之能够团结一致、振奋精神、保持活力。三是要联系外部情势变化的实际,针对性的开展形势分析、专题讲座、调研督促、宣传动员等形式的正面教育,帮助成员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心态,聚合正能量,发挥好参政党成员的作用。

       二、制度建设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保障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保障,是不断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的基本保证。要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制度化、规范化来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健全基层组织学习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每年都要结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等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新的学习计划,”策划”大家需要的学习内容,”筹划”大家喜欢的学习形式,使各基层组织成员得到在本单位得不到的东西而感到有所收获,从而变被动学、强迫学为自愿学、要求学,努力建立一支能适应新要求、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现人人能讲、会写、实干之目标。

       (二)量化基层组织考核办法。对基层组织每个成员全年完成工作情况的考核,可以实行打分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完成分配任务的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年终通过评比方式选出优秀成员。成员所取得的成绩应成为提干、提级的重要参考指标,激发和调动广大基层组织成员努力投身于民盟事业中来,从而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三)创新基层组织服务机制。民主党派负担着与执政党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祖国统一、推进民主政治的历史重任,但不具有领导地位,是以桥梁与纽带、参谋与谋士的身份服务社会。因此,以制度规定服务社会的内容、形式、职责、任务等尤其重要。各基层组织要根据社会服务机制总体要求,细化各地服务机制的细节问题,以此指导和激励所有成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三、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基础

       民主党派基层成员都是兼职,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单位,基层组织的结构松散,基层组织的工作受到多方限制。面对新形式,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一)严把发展入口。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夯实好。要以政治认同感、综合素质、参政议政能力这三点作为甄别遴选组织发展对象的主要参考点,确保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应根据自身特点,适当发展一些高素质的、高层次的、有代表性的新社会阶层人士,以不断扩大自身的社会基础。要正确处理少数人入盟动机私利化倾向问题,保证组织上的纯洁度。

       (二)制定组织规程。在遵循关于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基层组织的工作实际,制定严格的组织发展规程,为基层组织发展工作提供有利于操作的规范,保证组织发展的健康有序。

       (三)选好领导班子。要挑选本职工作出色的,更要注重热心党派工作,具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同志作为基层组织班子成员。不仅要从政治素质上把好关,更要注意其组织协调能力,要善于团结带领其他成员;不仅要挑选听话能办事的,更要注重其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否乐于奉献;不仅要推荐有一定资格、资历的,更要关心年轻的优秀组织成员,体现出对党派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使基层组织的年龄结构呈梯队分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令人奋进。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全面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党派工作才能跟得上改革创新的时代步伐。(程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