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农业仍然是制约阜阳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机械化程度低,产业收益低。农民掌控不了市场,不懂科技,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农民必须组织起来,走发展专业合作社之路。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和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合作社引入股份合作机制,农户自愿联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把分散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集中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共同销售取得价格优势,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服务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内容,推进了服务社会化;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机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批量采购生产资料,联合购买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联合引进、使用先进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体参与市场交易,有效地抵御了对农民利益的侵蚀,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较强管理能力的新农民。
二、阜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4年6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765家,已培育部级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社38家,市级示范社195家,县级示范社400多家。但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1、群众认识不够到位,组织化有待加强。一是小农思想束缚,有部分群众认为“合”字难写,难以建立良好的合作。二是个别群众创办合作社目的不纯,只想套取公共财政补助资金,成为“空壳合作社”。
2、经营管理乱,内部运作机制不够规范。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作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合作社尚未根据生产经营和社员的需要,统一开展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服务,缺乏对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及地方名牌的认识,未能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市场竞争力很难增强。
3、科技支持乏力,产品竞争力弱。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降低了经济效益。二是科技投入不够,仅停留在种养 植等生产环节,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投入很少。三是品牌意识较差,目前全市合作社注册商标占合作社总数的32%。四是缺乏出色的带头人,真正能在家乡服务农业,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能人少。
4、配套措施不到位。目前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地方政府配套措施不到位问题,尤其在信贷、用地等方面扶持优惠政策缺失困扰着合作社健康发展,争取资金扶持难、融资难、贷款难等。
三、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强化宣传培训,致力规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人员、龙头企业代表进行阶梯式培训,帮助其及时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了解专业合作社相关的政策法规、合作方式、财务管理、信贷与投资等知识,引导培养和发展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管理,乐于奉献的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按照“类型多样化、服务系列化、经营实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元化培育。在合作内容上采取多方式,可以是劳动合作、资本合作,也可以是多个要素的合作,可以围绕第一产业来办,也可以围绕二、三产业办;可以是股份合作制,也可以是合伙制或其他形式;可以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兴办,还可由农技部门、农村基层组织牵头兴办。
2、强化政策扶持,致力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一是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服务,落实部门责任,强化先行先试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应加大金融信贷方面的协调力度,并增加财政资金扶持,特别是侧重于对具有示范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实施以奖代补,侧重对专业合作社教育和培训经费的安排,对合而不作的“空壳社”加以规范限制。三是要加强指导服务。相关部门应切实发挥职能,落实好扶持和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合作社创办、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强化规范管理,致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一是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和制度。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建立健全合作社生产管理、收购营销等运作制度。二是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独立建帐,规范会计核算,定期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三是加强合作社负责人、经纪人教育培训,加强内部运作规范,按照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奖惩等制度。四是探索专业合作社新形式。鼓励农民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加专业合作社,或鼓励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增资扩股,以壮大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
4、强化科技支撑,致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活力。帮助专业合作社对接科研院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引导和扶持发展潜力好的专业合作社拉长精深加工、品牌创建、销售等经营链条。扩大合作社对优势产业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一是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盆景等农业主导方向,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鼓励有能力的各类主体积极牵头兴办,形成多元主体竞相参与的格局。三是选择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创设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发挥优势,打造品牌。积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加快推行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大力帮助更多合作社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强化试点示范,致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带动。要按照“有一个章程、有一个良好运行机制、有一套管理制度、有一个利益分配机制”的“四个一”标准进行规范建设,通过开展示范合作社评比等活动,选择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作用明显、运行机制较好的专业合作社试点,重点扶持。通过培育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而广之,使阜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民进阜阳市委 杨燕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