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脱贫攻坚中优化干部结对帮扶的建议 |
文章来源: 民进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19-04-25 浏览:10414 次 |
9月19日,半月谈杂志发表《即使不教课也得去扶贫?一位乡村教师的困惑》一文,反映教师牺牲假期、停止上课去结对帮扶贫困户,此文在社会上尤其是教师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 自2017年9月全省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提出排查“是否存在帮扶责任人一人联系5户以上贫困户的现象”后,各地在本地党政机关干部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后,仍有大量贫困户无人帮扶,必须动员财政发放工资的教师、医生参与结对帮扶,才能确保结对帮扶全覆盖。教师、医生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虽然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结对帮扶任务、落实了结对帮扶要求,也帮助贫困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带去了党委政府的关心,但是其投入在本职工作上的精力不足,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落实主体还是在教师在医生,必须鼓励支持其在本职工作上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为此,建议在脱贫攻坚中优化干部结对帮扶: 一、在坚持脱贫不脱帮扶的基础上,帮扶联系人对已脱贫贫困户可以适当增加帮扶户数、减少走访次数,继续定期关注其增加收入、发展生产、落实措施,帮助其稳定脱贫。 二、在全面发动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的基础上,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可以多帮、一般干部可以少帮、工作任务重的可以不帮,村级干部工作在村生活在村,可以适当增加帮扶户数。 三、弱化结对帮扶走访次数以及对帮扶联系人满意度的考核,群众满意不满意不是口头上,关键在政策落实上、在生产发展上、在生活条件改善上,不能为了达到一月走访一次的走访次数、为了群众在迎接考核时说一声满意而去“形式”走访。 四、加大对帮扶联系人激励,帮扶联系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牺牲假期、耽误本职工作、付出金钱代价甚至还要冒着问责风险,不能只有付出没有收获,更不能只有监管问责没有鼓励支持,建议出台激励鼓励办法,积极落实帮扶联系人荣誉表彰、待遇提升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