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当前位置 : 首页  >  多党合作

建言献策:阜阳市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9-08 浏览:3186

  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每一个公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经济状况、居住地,都能平等地享受由政府提供的数量相当、质量相近、可及性程度大致相同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质量和均衡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无疑需要大量新的教育资源的不断投入,在增量条件下求得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但对于我市来说,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靠中央、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基层政府本身并不具有太大的自为能力和自主性。基层政府往往更多考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下,通过创新工作思路,选择合适的均等化策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体提高区域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并达到均等供给。

   一、农村综合教育学区策略

  所谓学区,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建立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区域单位。相应地,农村综合教育学区,是指在县域内,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按人口分布状况、学校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和今后教育规模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个学区中心校,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具体负责本学区内的各类教育工作。

  建立农村综合教育学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学区中心校,推进任课教师专业化。小学取消包班制,实行分科教学。二是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校长、教师定期流动制,加强学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使学区内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拥有大体均衡的师资队伍。四是改革现行办学模式,实行小学初中一体化管理,在不改变原有小学、初中建制的前提下,把每所农村初中服务区视为一个整体,形成管理相对集中,目标整体规划,分段进行实施,各校独立建制的松散式九年一贯制的管理格局。五是强化学区内部管理,加强教研、培训网络建设,构建市县教研室和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学校研训组三级研训网络。

  二、纵向教育组团策略

  组团是指由市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区域内学校地理位置的分布和学校的不同层次,通过深度整合本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由从幼儿园、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等不同层次的多个学校联合形成的、资源共享的新教育单元或教育联合体。其目的是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纵向教育组团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公平、和谐、均衡、优质发展。资源共享是教育组团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使组团内各学校在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课程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达到共享,从而使静态资源存量盘活成为动态资源增量,尽可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纵向教育组团,通过团组内部各学段学校在纵向上的联合,保持了团组内小学、初中直至高中等教育链的连贯性,打破了原有义务教育不同阶段之间的壁垒,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不同阶段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相同学段各学校间横向的强强联合、强弱扶持、优势互补,使强校更强,弱校变强,可最大限度地提升优质教育覆盖面,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三、横向联合学区策略

  横向联合学区是指同一层次的城区学校特别是小学阶段各学校,其校际之间以平等互助为原则形成的教育教学共同体,属非行政组织。其以区域位置、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相对均衡为划分原则,将区域内的公办学校划分为若干个教育团组,每个教育团组由若干所小学或中学组成,形成同一学段上的横向教育发展团组,每个教育团组内有一所发展中心校。学区发展中心校校长任本团组组长,负责召集开展本团组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工作,各成员校主动参与和协作。通过先进带动落后,促进该团组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横向教育团组内开展多种校际交流活动,注重联合开展教学教研,特别是团组内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实现在团组内各校间的定向循环流动。这种横向联合学区内注重加强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具体办法有:

  (1)硬件方面:中心校定期向学区内的其他学校开放,开展校际横向交流,定期联合展教学教研活动,营造氛围,在提升弱势学校整体水平的同时促进优势学校自身的发展,鼓励竞争,形成各校特色品牌。

  (2)教师与管理人员流动方面:有干部流动、名师加盟、联合教研等形式。如针对各校骨干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制定优秀教师定向帮扶实施计划,确定一对一帮扶学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实现定向流动,流动期为1至2年。教师在定向交流期间,要在帮扶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并通过讲授研究课、示范课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的专题研究,并为帮扶学校指导1到2名青年教师,提高这些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生源合理调配方面:一方面依据相对就近的原则建立联合学区内合理调配生源机制,另一方面利用捆绑式的招生方法,更多地满足社会对扩大优质教育的需求。

  上述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策略,都是在既有的教育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区域教育资源深度整合,构建校际资源的共享与流动机制,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用,实现区域或团组内校际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促进义务教育整体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郭玉华)

 

多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