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成了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头疼的问题。原本就拥挤的停车场、社区、街道却充斥着城市新型垃圾——“僵尸车”。所谓“僵尸车”,是指长期无人使用、维护的车辆,满身灰尘,无人问津,挤占了有限的停车资源,影响市容环境、堵塞交通、存在隐形污染,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僵尸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车辆临近报废期,维修代价过高,而办理车辆报废需缴清违章罚款等欠费,有的车主干脆弃之不理;车主换了新车,旧车卖不出去,也懒得履行报废程序则将之遗弃;是失窃车辆,犯罪分子作案后遗弃;车主失踪或长期在外地等原因。
这类新型垃圾和普通的垃圾不同,不能通过清扫解决。车辆属于个人财产,处置起来更为棘手。“僵尸车”越来越多,由于执法主体不明和法规衔接不畅等原因,治理上难度大,凸显了缺乏处理的平台。
为此建议:
1、多部门定期联合开展清理行动,重点清理长期占用道路停车泊位的“僵尸车”。公安、交管、城管等相关部门进行配合,采用“挪移为主、集中存放”的操作模式进行清理。
2、对于僵尸车的管理出台相关的规定,尤其是制定实施细则,便于具体、有效执行。
首先是“僵尸车”科学处置制度的设计和到位。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从停留时限、车辆破损程度等方面对“僵尸车”进行认定,并从维护交通安全和公共权益的角度,设计“僵尸车”发现、处置、登记、追查等制度,从处理职责、处理程序、认定依据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为科学处置“僵尸车”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可以依据车辆购买登记资料,对所有在册车辆的处理行为进行跟踪监管,建立车辆强制报废机制,对擅自处理和频临报废车辆凭空消失沦为“僵尸车”的,依法追究车辆所有人责任。每辆车发动机号码等是明确的,所以任何“僵尸车”都是有主车,除非是黑车。如果公安部门能依据有关信息进行追查,并建立健全“僵尸车”随意处置责任追究机制,必将大大减少“僵尸车”出现。
明确一个责任部门,负责联系拖车公司或组建拖车队,有权将这些“僵尸车”集中拖放到一个地方,比如环岛路、郊外等地方,集中管理,不再浪费车位紧缺地区的资源。
3、发放政策补贴。大量僵尸车的出现,很多原因是由于车辆损坏严重,修理费高昂、已达报废年限等,车主不愿意花钱、花时间去清理这些“垃圾”。除推行报废车依法强制按程序报废制度,如对报废车辆进行政府补贴,车主与其荒废车辆,不如去申请报废,还可以获得补贴,何乐而不为。
4、加大对僵尸车的处罚力度,有效震慑和约束僵尸车车主。违法成本太低,必然让僵尸车车主抱着侥幸的心理,放任僵尸车长期占据停车资源而置之不理。建立健全处罚体系,加大僵尸车的违法成本。
5、除加大对僵尸车的处罚力度,还应通过建立诚信系统记录,震慑僵尸车车主的随意丢弃行为。比如年审的问题,甚至驾驶员办理驾照也都应该跟诚信挂勾。(致公党阜阳市基层委员会,潘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