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城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和改善,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从整体上看,城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积极向上的大型文化活动较少,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不够普及,文艺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文化保护工作薄弱,老百姓文化消费层次较低,健康高雅的公共娱乐活动场所比较缺乏,特别是体育健身、图书室等设施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为此建议:
1、充分发挥业余剧团的作用。要切实解决业余剧团活动场地问题,便于他们平时进行排练和组织积极向上的群众艺术创作。周末时间,可以让他们组织一些公益性的文艺演出,以固定的形式让阜阳人民群众了解城市的群众文化演出和创作。
2、加快城市新的博物馆建设,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馆的作用,让市民了解城市历史和文化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开展集展示、研究、传习、创作、表演、体验、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系列活动,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市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要免费开放,社区文化活动室加快建设,使群众在业余时间有个提高自己文化修养的场所。
3、要充分发挥各社团、学会的作用,定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知识讲座,如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通过讲座提高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开辟文化专栏,举行专题讲座,切实将文化送到老百姓心中。
4、强化基层文化建设。要加大对基层社区文化馆站人员的定期培训,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增长业务知识,更好地为基础人民群众服务。要改变以往的送文化方式,成立帮扶机构,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让那些最需要文化的地方和他们结成帮扶,加强对帮扶乡镇的各村(居)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促进地区和谐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真正把文化融入百姓的生活,使广大居民身心康乐、幸福感增强。同时,在帮扶的过程中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农村文艺骨干,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村文艺队,不断提升农村文艺水平,展现新时期新型农民的风采。
5、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各种艺术演出和讲座,让文化艺术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丰富我市的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要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党的政策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党的各种政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非遗动态展示,把非遗传承人请来进行展演,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我市剪纸、制陶、制笔等非遗活动,增强市民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了解。
6、通过新闻媒体对我市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适应群众化特点,多联系群众身边事例,多运用大众化语言,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中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传播媒介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7、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唱响网上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新空间。(民盟阜阳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