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言献策

平原地区沟塘、水库等水系连通问题的建议
文章来源: 农工党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20-05-20 浏览:4984

半亩方塘、一湾清水,是“肾细胞”“毛细血管”,而连通这些水系的水渠这样的小微水体,则是保证水体流通的通道。这样的小微水体体积微小、分散众多、作用很大:一是具有生态调节作用。与河、湖、渠、库等地表水体横向连通,可与降水、地下水等纵向关联,是水系勾连、水体循环的重要参与因子,起着排水、蓄水和净化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的重要作用。二是具有社会价值。在城市,小微水体可以点缀环境,可以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农村,可以提供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三是具有经济价值。这些水渠是灌溉水源打通“最后一公里”现实需求,水源充不充足、取水方不方便,决定着农产品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农民的“钱袋子”和粮食的充足供应,根本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但经走访发现,阜阳市水系连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缺失。水利部门“抓大松小”、管理缺失,倾倒垃圾杂物、堆放作物秸秆等行为无人制止;临水违建占用水道管理范围,影响断面水流;部分小型水利被私人承包、占有,肆意截留水源、截断水系。二是灌溉难、贵。“最后一公里”管道淤塞严重,无法提供灌溉水源,限制了农民增产、转产,是稳定发展农业的短板,不断啃食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影响蓄水排水功能发挥。有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导致旱天干涸见底,雨水成为“过客”,雨季内涝不仅在城镇出现,在乡镇也不断发生,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四是环境污染。小微水体分布较散、管理困难且自净能力弱,水质很容易被污染,成为影响环境的黑臭水体,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干净的水系既是生产力又能增强获得感,是生态和美丽经济的契合点。我们要逐步认识到小微水体的重要性,采取措施进行相关保护,让这些“肾细胞”更有活力,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与保护。为此建议:

一是坚持“大小共治”。在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同时,开展小微水体整治,通过清淤、截污、引入活水等措施,探索设立“塘长”“渠长”;通过镇、村、组、农户四级网格化管理,实现“池池有人管,渠渠有人看”,坚持点面结合,全域治理。

二是强化“奖罚并举”。尝试通过包干到村、设立奖励金等方式,调动村民治理、管护的热情。对治理池塘垃圾漂浮、水体黑臭,坚持以奖代补,谁受益谁管护。

三是坚持“造血输血”结合。打通水利资源“最后一公里”,增强村庄的内生能力和造血功能,探索建立“政府支持、村庄融资、资本下乡”的模式,提升村集体供应公共服务的能力。以政府支持撬动社会资本,盘活村庄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把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配套技术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动员全社会、各层次、多方面共同发力,扎实推进小型农村水利设施。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