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
文章来源: 民建阜阳市委市直三支部 发布时间:2020-05-25 浏览:6758 次 |
今年新冠疫情在境外的大规模扩散,使整个国际市场遭受了重创,也不可避免地冲击了我国外向型企业稳定生产。很多外向型企业被外方取消订单,大量产品出现滞销,企业损失惨重。 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各级政府采取政府补贴,企业降价,推动助企消费,化解企业库存压力,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为企业生存发展增添活力。目前来看,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出口产品转内销面临着在知识产权、法律上的风险。 为此建议,加强对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等问题的管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为外向型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助力。 一是全面评估风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全力履行合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维护合同效力、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合同法》的立法目的之一。面对此次疫情,企业应全面评估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的影响,能够履约的要尽最大努力维护合同正常履行。 二是主动积极与对方当事人沟通。沟通永远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出口商品直接转为国内销售问题,及时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沟通、化解纠纷的态度,诚恳说明原因,争取获得对方谅解,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潜在纠纷。 三是委托专业人员处理纠纷。国际贸易和投资纠纷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需要专业人士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律师的擅长领域各不相同,应选择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纠纷处理经验丰富的律师。 四是了解我国相关部门对出口转内销的规定。产品销售必须有中文说明书、合格证等,避免面临消费者投诉及违反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 五是评估是否涉及知识产权。了解外方的商标、设计图纸、外包装等能否取得对方的许可,同时要符合《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