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粮食安全向优发展的建议 |
文章来源: 农工党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22-08-18 浏览:3458 次 |
阜阳市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增粮项目的实施,当地粮食产量持续提高,但如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依然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存在问题 (一)种粮效益比较偏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所获得的收益是影响其生产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控,粮食价格平稳上涨,但是相比之下,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生产材料价格的变化已经抵消了粮食价格以及种粮补贴所带来的优惠,导致当地农民在粮食生产中无法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最终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影响粮食生产后劲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目前全市现有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80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14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162个)。但因经费不足等多种因素,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技术咨询、技术宣传工作,而关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则并未全面开展。同时,还存在部分乡镇农技站服务半径偏大的问题,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还未普及的情况下,农技站无法随时了解各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所以在技术服务中只能“挑重点”,将粮食生产的重点村作为技术服务的关键对象,而难以满足产量相对偏低地区的农业生产要求。 (三)受自然灾害影响,导致粮食稳产增收困难 我市虽然光、热、水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旱涝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虽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田水利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是相较于当地庞大的需求,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从整体上来看,水灾、旱灾依然是制约当地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二、意见建议 (一)关注农民种粮效益 一是要加大宣传引导。详细宣传介绍国家关于粮食的相关政策,围绕政府部门的各项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种粮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二是强化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粮食收购中任何形式的压价压质行为,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优质粮食种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从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要求入手,以粮食订单的形式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不断提升粮食的商业价值,全面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二)强化农技推广工作 加强农技推广对促进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农技推广部门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寻找提高农技推广效果的有效办法。例如,乡镇农技站可以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可以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常规肥料,通过视频讲解不同肥料的施肥方法和效果,使广大农户可以科学选择种子、肥料、农药。 (三)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加强农业自然灾害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尽量降低灾害损失。二是提高防洪防旱能力。我市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是造成春旱、夏季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要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旱作农业技术,针对性地开展旱作农业技术研究,用于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水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生产发展,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以农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种粮农户积极投保参保,增强风险意识,提升知晓率和参与度;协同推进,激发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动能。优化农险运行机制,提升农险服务能力,落实落细各项措施,逐步向保价格、保收入、保市场等升级;从严监管,强化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保障。加强承保理赔内控管理,规范承保理赔行为,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理赔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切实保障广大农户的合法权益。使农户在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确保种粮农户收入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