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建议
文章来源: 民进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22-10-14 浏览:15885

随着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交换与取得变得更加便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暴露的隐患。2022年至今,我市两级法院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已达40件,与2020年、2021年全年分别11件、24件相比,该类案件的增长势头值得引起注意。上述案件中,有超过8成的被告人系经营网络电信业务的相关人员。其余案件多为拆迁征地补偿工作中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以及利用网站实施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牟利的情况。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其上游、下游犯罪分子若利用购买来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实施其他的犯罪行为,如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冒名贷款等,还将对公民的财产安全带来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广泛宣传。对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应做广泛的宣传。通过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对公民个人的重大影响,并普及在日常生活交往、上网浏览购物、求职办事填表等场景下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关键信息不被他人窃取的基本方法。在电信业务营业厅、职业介绍所、银行及市民中心等关键场所以醒目的方式提醒公民在办理业务时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多管齐下,整体提高公民对保护个人信息的认识和警惕性。

二、精准普法。联合公检法部门,针对普通群众、此类犯罪多发的电信行业从业者以及能够较多接触到个人信息的网站运营商、网店经营者、房地产开发商、中介公司、社区工作人员等,针对性地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明确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后应如何应对、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何发现和检举可能发生的侵害行为,分析学习本地区发生的典型案例,旁听普法讲座和庭审,以达到更加确实、全面的普法效果。

三、以点带面。首先,不仅要注重防范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上游和下游犯罪,以一案带多案,尽快切断犯罪分子的链接,避免更多的群众遭受损失。其次,不仅要把视线放在易发生问题的电信服务行业,更要理顺思路,将能够大量接触到公民个人信息并从业人数多、素质良莠不齐的房地产开发业、销售业、中介行业等纳入关注范围,尤其是近几年阜阳地区新房交易数量较多,一些新房业主普遍反映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经常遭受装修公司、家电销售等电话骚扰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再次,应充分发挥重点事件、重点人群、重点案件的价值,通过精准打击,达到“打击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