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市委建议:建议禁止发布任何形式的虚假医药广告 |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6-16 浏览:4309 次 |
阜阳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科主治医师、农工党阜阳市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吴龙飞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创业历程,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治疗预防保健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医疗保健设备、设施逐步完成升级改造,百姓看病更便捷、高效。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本是事业单位的医疗卫生系统也掉进了逐利的染缸,本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医生却被推上了医患关系紧张的风头浪尖。其实医生既为病人服务,也要我医院服务,各个医院的实际行为才是医患矛盾的主要根源。许多医院为了所谓的效益制定了多方面的激励机制去引导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其中医疗广告是扩大医院收益的重要方法,特别是民营医院、官民合办医院。本人做了一些调查,一些民营医院不惜拿出4成甚至3成医院毛收入去做广告,不难想象这些巨额广告费最终由病人买单!最近魏则西事件将虚假医药广告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实这件事本身是偶然的,但它的发生也是必然的。 一、存在问题 1、医药广告声势浩大 当今的医疗广告用铺天盖地形容不算夸张,上自官媒,特别是地方媒体,下至医院散发的小广告,从影视荧屏到路边宣传牌、公交车座椅蒙皮,甚至到偏远乡村刷墙、医生办公桌玻璃板下的明信片,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有关医药的广告业真是红红火火; 2、医药广告形式多样 医药广告的形式是五花八门,创意令人叹为观止:有规范形式的广告、以权威部门通知形式的广告、“患者”现身说法形式的广告、以学术会议、讲座形式发布的广告、有混合在新闻、评论、消息段落中的广告等;可以是影片、动画、视频、报纸、杂志、明信片;可以在电视上、电脑上、手机上、路牌上、墙上、车上,甚至是地面上,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3、医药广告大多虚假或夸大疗效 医药相关部门花费巨资做广告,不是真正的广而告之,为民服务,而是为了更丰厚的回报,大多会夸大医、药的治疗效果,误导群众,还有一些小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喜欢对外公布什么什么知名专家、甚至是不可能前来的专家坐诊,长期唱空城计,有时会杜撰一些所谓的专家,欺骗病人前来就诊。当然也有一些专家,在利益面前折腰,让其他医院借借他的证书、照片,收点“劳务费”,其实病人根本见不到或绝大部分见不到这些“大专家”; 4、医药广告有借助名人效应欺骗消费者 也有一些医药广告借助名人之口或形象发布,借助群众对名人的好感和认可,欺骗病人,上当者更多,欺骗性更大,危害也大; 5、医药广告让百姓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 在老百姓心目中,媒体掌握在政府手中,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因此老百姓相信媒体,相信名人,但是,一旦他们发现政府掌握的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他们便怀疑媒体的公信力,更怀疑政府的公信力,这样久而久之,老百姓和政府之间心的距离就越来越远。 二、建议 1、回归医疗卫生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医院运行不能使用市场的逐利行为,更不能有投机、欺骗行为; 2、新疗法、疾病治疗新进展应由政府权威部门经过严谨论证后经官媒发布,并附带发布有能力开展该疗法的医院及专家群; 3、新药、新医疗器材、新医疗器械的功效应由政府权威部门经过严谨论证后经官媒发布,发布内容应客观、公正,建立并公布新药、新医疗器材、新医疗器械的功效论证档案,既增加公信力,有便于追责; 4、禁止官方媒体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发布任何形式的医疗广告; 5、严禁团体和个人私自以简易刊物、明信片、印刷、张贴小广告。一经发现应重罚; 6、禁止知名人士代言医疗广告,一经发现,应予以没收代言费并重罚,甚至给予雪藏; 7、一些民营医院或官民合办医院、专科医院,他们经营的范围、收治能力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予以界定、监管,并予以公布,禁止超范围执业。比如创伤专科医院不能从事产科病人的收治。不孕不育、癫痫、恶性肿瘤等疑难疾病不能轻易准许不具备条件的民营医院或官民合办医院、专科医院开展收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