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当前位置 : 首页  >  多党合作

农工市委建议:普及新农村规划迫在眉睫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6-16 浏览:6858

       阜阳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科主治医师、农工党阜阳市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吴龙飞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中居民住宅的规划和建设是新农村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内涵。

      自上世纪50年代始,我国政府就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由于当时我们国家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健全交通、水利、农业、卫生、文化等基层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民族工业体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经济比较落后,生产资料缺乏,农新农村建设只仅仅是一个美好畅想。随着国力增强,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政府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历史传承等因素提出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的方针政策。目前,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不小成绩,出现了许多样板工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一、存在问题

       1、有点无面,任重道远。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城乡结合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早,效果好。还有一些地区由政府扶持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但比起全国广袤的农村地区,这仅仅是凤毛麟角。

       2、缺乏规划,无序建房。

       广大的农村地区新农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农民建房无所适从。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讲究安居乐业。如今,农民富裕了,进城务工以后,视野开阔了,他们想把城里人的家居风格搬到农村,享受城里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建房。而且喜欢随心所欲地建不同风格、动不动几百平方米、三层、四层高的奢华房。许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多子户,农村原有宅基地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建房需要,他们只能各显神通择地建房,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无序建房。

       3、遭遇城市化魔咒。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面临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正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但泱泱中华大地,有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农民都变成城里人,不可能,也不可取。目前农民问题依然是我国的基本问题。许多地方政府太注重城市建设发展,导致新农村建设问题鲜有人问津,口号多,文件多,行动少,特别是农民建房问题,农民建房于农民是一生大事,于地方政府恐怕就不是什么大事了,结果导致农民无序建房。安徽省某一县,禁批农民新建房屋,原因是,县城里房子库存过剩,旗号是响应政府城市化进程,其实是逼迫农民为城市房地产产能过剩买单。

       4、农民建房,催生地方政府腐败。

       农民的建房需求是客观的,适婚农民要娶妻生子,没有新房子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意味着没有下文。要建新房,就得当地乡村政府批复,不批有不批的理由:保国家耕地红线,等待新农村建设规划。政府可以等,人家娶媳妇不能等。交钱,几千到上万。交了钱房子就可以建了。交这些钱有没有依据,有没有标准,最后钱流向了哪里,可能只有地方政府知道。

       5、农民建房,造成农民与地方政府矛盾。

       农民新建房屋,有些政府批了,有不批的,农民便偷建、速建。于是就有城管开始执法。新房不建当事人日子没法过,城管看见违建不执法又不行,城管又是为当地政府服务,由此便产生了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

       6、几十年不动地,遇到了新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政府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力,发挥农民的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安定民心,出台了土地三十年不动,甚至五十年不动,这在当时如计划生育政策一样都是国家大事,是基本国策,并且确实起到了重大作用。如今科技和经济进步的速度,我国国力增强的步伐都大大超乎人们的意料。几十年过去了,有的村子,有的家,有土地,没了人,有的是添了人却没有地。宅基地也是如此,有些人家宅基地一片一片地荒芜,有些多子户却没有可建房的宅子,只好占可耕地建房,政府原则上不允许。这些矛盾客观存在。

       二、对策建议

       1、新农村规划要普及落实到行政村、自然村。要及时解决农民新建房屋的宅基地问题;

       2、政府应对新农村住宅户型进行合理的规划。允许多样性,限制、反对奢华型,政府应增加投资,为农民新农村住宅做好合理的多样性设计,让农民建房即可根据喜好选择所需,又能避免设计缺陷,杜绝安全隐患、杜绝奢侈房;

       3、农村的土地,特别是宅基地应该和计划生育政策一样适时而动,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尤其是原住居民流失后荒芜的宅基地,也可对原有老村宅重新改造、规划,去高填凹,挖掘出新的宅基地,即可有地建房,又能确保国家可耕地保有红线;

       4、当地政府应根据乡村公路的改造、自然村人口的实际流动情况做好部分自然村的合并及新自然村的选择和规划工作;

       5、新农村规划宜早不宜迟。农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经济落后的群体,他们进城辛辛苦苦打拼多年,才有机会将将就就建一套房,一旦建成,不管和不合乎新农村建设规划,想让他们拆除,都相当困难。现在农村的新房已经建设得很具规模了,可能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因此规划应先行,迫在眉睫。

多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