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阜阳市委会建议: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8-29 浏览:6893 次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的民办职业教育紧跟世界步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二十多年来,民办职业教育在争论中纷纷创建并成长壮大,在不断给普通公立中职学校带来教育观念“冲击波”的同时,也给整个中国教育界倾注了一股“活水”。 但如今,民办职业教育似乎走进了一道夹缝,在行业变局下,民办职业学校更多面临的是招生难,办学成本高,教育质量低,学生优质就业率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如此处境之下,民办职业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民办职业教育困境及成因 1. 同级不同等的认知 目前仍有不少群众看重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思想认同上明显“重普轻职”,对待民办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加上政府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上尚有不足,民办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尤其是实训设施设备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2.招生难 (1)由于传统意识和狭隘教育观的影响,社会上客观存在着城市与乡村、干部与工人的差别和身份界限,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 (2)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还是初中毕业生。由于初中毕业生数量减少,普高升温,再加上一些“高考工厂”式的所谓“名校”进入我市,挤占生源,留给职业学校的招生空间越来越小。 (3)各种职业学校间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招生大战,买卖生源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根本不具备教学条件的民办学校,靠高额的生源组织费拉拢一些教师和班主任为他们输送学生,最终的培养质量可想而知。家长大呼上当,甚至把职业教育一概否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3.教学管理难 由于招生难,生源严重不足,为维护正常办学,招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文化课基础及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还得招进来,致使生源整体素质较差。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教育成为合格的毕业生,教学管理难度相当大。 4. 教育行为偏差 由于实训设备设施这块“短板”的影响,许多民办职业教育被学生认为“学的书本知识,实用价值不大”,乏味的教学让学生厌学,厌学的学生让教师厌教;有的私立职校热衷于短训,使职业教育变味,这种变味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职教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 5.优质就业率偏低 有些毕业生就业后,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大、加班时间长,干不了多长时间就回家了。有的企业用工不规范,轮番招收新工人、辞退老工人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长期、稳定就业。 二.民办职业教育的出路 民办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迎接挑战,走出困境,创造辉煌,其出路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增强民办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人才需求的数量和层次仍以初、中级人才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则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发展前景广阔。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走出困境,要生存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树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职教新理念,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端正办学态度,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创建全新的办学机制,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临泉县靖波高级职业中学多年来始终坚持走与省、内外国家级重点职校联合办学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面对教学难、管理难等新情况,民办职业学校更应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 一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特色专业、拳头专业,靖波高级职业中学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转”,就是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办学理念。 二是推行“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 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色、质量、就业、效益”相统一,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 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抓好招生就业工作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等职业学校要生存发展,必须把招生就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安置中出现1%的问题,对于学生家庭来说就是100%的打击。学校必须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就业安置、跟踪服务,使毕业生有一个稳定适合的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增强学校信誉度和吸引力。靖波高级职业中学与上海等地的重点职校之所以能够长期成功合作,就是基于毕业生能够成功就业。 4. 加大投入,改善民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师资水平不高、设备缺乏,就不能保证学生学到职业技术。政府应当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使之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求“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政府仍需要在政策落实上下工夫,特别是民办职校用地方面应该与公立中职学校同等待遇,实行划拨。 总之,民办职业教育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认真思考民办职业学校存在的困难和成因,积极探索解决困难的路径和对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