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进程的建议 |
文章来源: 农工党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22-09-23 浏览:9780 次 |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旧小区的老年居民越来越多,“上下楼难”已经成为新的难题。政府虽出台了加装电梯的惠民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 一、存在问题 (一)居民意愿难以协调统一 加装电梯应属《民法典》规定的由业主共同决定的重大事项,原则上单元业主过半同意即可。但实际情况,各层业主的需求不同,一般中高层住户意愿比较强,加装电梯能带来较大的方便;对于一、二楼的低楼层住户来说,加装后带来的便利与投入的费用有一定的差距,且加装电梯带来了一定的噪声,同时对通风采光、公摊面积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加装意愿不强。 (二)相关政策规范有待完善 我省虽出台了《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相关部门从老旧小区加装条件、资金来源、工作协调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宏观的指导意见,并没有具体实施的细则。各地市在落实这项工作时还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相关部门尚未形成发展合力,协同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推进缓慢,亟需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出台完备的工作指导意见。 (三)加装费用来源困难 既有小区加装电梯费用主要包括安装建设费用和电梯日常的运营与维修保养费用。电梯加装费用一般25万元—45万元,小部分由政府出资补贴,大部分费用需要居民自筹。由于受既有小区居民收入和物业消费观念限制,以及费用分摊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普通的居民家庭来说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所以由居民共同出资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四)日常运维机制不完善 电梯正常使用以及出现故障后及时维修是保证老旧小区顺利加装电梯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现有关于加装电梯相关政策,加装电梯时的费用采用政府补贴、业主自筹的方式,但之后的电梯维修保养等费用,并未出台相关政策,只有极少数省份初步制定每部电梯维护费用和运行费用,并且仍将由业主协商分摊。由于大多数老旧小区建造年代久远,很多基础功能不健全,诸多老旧小区甚至连物业公司都没有,维保费用分摊标准也不清楚。 二、意见建议 (一)大力搭建沟通平台和宣传机制 建议依靠基层自治组织,社区党组织作为总牵头,联合小区党员、业委会作为共同参与方,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建立起与群众的深化纽带,针对加装电梯的加装资金、费用分摊、补贴资金分配工作,通过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大力宣传引导,更好地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 (二)加快出台加装电梯政策法规进程 对大部分适合加装电梯楼房,建议出台全国性的加装电梯政策标准,规范实施电梯加装工作;对于较难加装电梯的楼房,考虑由地方出台具体的、补充性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并建议在符合相关法规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 (三)多渠道缓解居民出资压力 一方面建议配套设施改造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可以借鉴杭州做法,涉及管线迁移所需费用由各管线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资金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中列支,超出部分由各管线单位分担。另一方面,加装电梯费用,建议政府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因地制宜优化费用分摊标准,允许居民可按有关规定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缓解电梯加装的出资压力。 (四)加强物业管理,解决维护运营难问题 一是建议社区尽快完善物业公司的管理功能或引入优质物业。二是鼓励支持小区居民与物业公司签订电梯后期运维管理合同,由物业提供专业的定期运维,确保电梯安装使用后有安全管理、有定期维护、有部门监管、有主体负责。三是建议住建、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开展既有小区加装电梯摸底调查,组建加装电梯专家服务团队,组织和培训增设电梯志愿者服务队伍。 |